必须把创新摆在 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位置

30.11.2015  06:3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新思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懈奋斗;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把握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推动我国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产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构建开放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理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新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开放战略、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战略、京津冀战略、长江带战略、就业优先战略、人口发展战略、食品安全战略、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国家安全战略以及自由贸易区战略、一带一路战略、亚投行战略、中欧、中非、中国——东盟合作战略。

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体现了我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创新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从战略全局高度,顺应时代潮流,针对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确立了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阐明了创新发展的丰富内涵,指明了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开拓发展新境界、推进创新发展的实践路径。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发展理念,就是为了破解新形势下的发展动力问题,有着鲜明时代特色和现实针对性。创新是全方面的,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创新具有穿透力,是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战略主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动力;创新具有社会性,离不开全社会形成创新风尚。坚持创新发展,靠创新塑造增长新动力、打造发展新引擎,才能推动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依赖规模扩张转向提高质量效益,为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转型升级提供坚实支撑和强劲动力。

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创新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从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发展新体制等诸多层面作出了明确部署,并且赋予创新更为广阔的内涵和范围,充分表明了创新在今后我国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对创新带动发展深刻变革的深切期许,无不说明创新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

创新是决定竞争成败和发展成效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国家创新能力的竞争。在中国经济社会由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发展时期,新机遇和新挑战并存,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凸显,这种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的坦诚姿态,尤为难得。

理念创新对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无疑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创新作为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引擎,所带来的深刻变革正在加深,在一些行业和领域正在和即将发生“化学反应”。从正在形成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态势,到“互联网+”所释放的“风口效应”,再到《中国制造二○二五》所展示的崭新气象,让人们看到了创新驱动所带来的美好前景。另一方面,在全球价值链中,中国不少产业还处于低端,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出现很多“卡脖子”问题。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刚刚超过50%,还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现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惟有创新才能培育经济增长点、抢占发展制高点。审视中国,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但也必须清醒看到,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水平不高,是造成我国经济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的重要因素。不日新者必日退,我们要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要在新形势下开拓发展新境界,就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实现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追求的是“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为的是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才能更好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目的就是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如此多管齐下,全面突破,必将形成千帆竞发的良好创新态势。

创新要顺势而动方能决胜千里

创新,是一种思维方式,既可以是科技上的创新,也可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社会乃至政府工作当中。创新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曾有关于改革创新的一段深情讲话:“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而将更多机遇留给勇于和善于改革创新的人们。在新一轮全球增长面前,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我们要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锐意改革,激励创新”。重温这段激荡心扉的话语,面对“十三五”的发展大势和决胜目标,惟以全部的激情、心思与精力,投入这一场创新的大热潮、大变革中,方能不辜负这个伟大时代,不辜负我们的伟大梦想。

在创新理念和创新模式的选择上,我们不一定亦步亦趋,沿着前人的老路前行,必须审时度势,择优而行。就贵阳而言,坚持创新发展,靠创新塑造增长新动力、打造发展新引擎,才能推动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依赖规模扩张转向提高质量效益,为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转型升级提供坚实支撑和强劲动力。要根据贵阳社会自身的文化特征和发展趋势,走出一条符合自身需求、而又不同于他人的新路来。古人云:“君子和而不同”。发展大数据,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及其向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广泛渗透,不仅仅改变中国的市场流通体系,而且还潜藏着改变中国整个社会系统本身的巨大可能性。孙子云:“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势之顺以趋者,理也。”也就是说贵阳发展大数据,在更高的战略层面上确立其战略定位,相对于全国,尽管贵阳发展大数据属于后发者,但其后发优势明显存在,而且与贵阳本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节奏相匹配,可以期待大数据与实体经济之间产生共振效应和乘数效应。《建议》第三部分中所指出的发展方向,即“拓展发展新空间,用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用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这一基本构想也与大数据、互联网经济的属性相匹配。网络经济,既是新的产业发展空间,也是新的发展动力,互为表里,浑然一体。《建议》中强调的“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的基本精神,也确实需要一个方便而有力的技术支撑。大数据无疑是首选,因为它是链接大众与创新、需求与供给的强有力的手段和工具。

创新永远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今天,唯有创新,才有发展前景;唯有创新,才能加速发展。全市各级干部以时不我待的紧迫、锲而不舍的定力、奋发有为的进取,扎扎实实推进创新发展,齐心协力以大数据为龙头,引领发展好相关产业,把创新摆在贵阳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位置,我们就能守好底线,走出一条适合贵阳创新发展的新路,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进一步打造贵阳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提供不竭的动力。

(执笔:中共贵阳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陈亮;中共贵阳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讲师 魏婧)中共贵阳市委党校写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