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省情特点 突出贵州特色

08.07.2014  14:36

抓住省情特点 突出贵州特色

——对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的一点认识

    走贵州省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紧紧抓住贵州的省情特点。贵州省情特点是:贵州农村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度深,“三农”问题在贵州省非常突出,也非常严重;大城市少、城镇化率低、城市管理水平差,城镇人口少、规模小、基础差、实力弱,城镇化一直是贵州省发展的一大“短板”。因此,加快推进城镇化是解决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路径,是“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重要载体和支撑。

    2014年4月,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第二次城镇化推进大会,省委书记赵克志、省长陈敏尔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省委书记赵克志在讲话中指出:“要在突出特色上统一思想认识。充分挖掘贵州人文、历史、民族等特点,抓纲铸魂,提升特色文化内涵和品位,提升城镇的精气神,塑造城镇个性魅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精品城镇。”学习赵克志书记的重要讲话,我深刻地体会到,结合贵州省情特点,走贵州省情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才是真正的“抓纲铸魂”的重要讲话。

    我认为,贵州要走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应该体现在四个特色上,即:多山地、多民族、生态型、民生型。

    突出多山地特色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实现城镇化的条件相对不成熟,不能效仿别人摊大饼的发展模式,但是可以走符合贵州省情的、有山区特色的、新型的城镇化道路。

    结合贵州山形地貌,突出贵州山区特色。一是多山地特色,不能走摊大饼的道路,只能蒸小笼,组团式、点状式、集群式的布局。进一步提高城镇建设水平,防止贪大求洋,防止千城一面,把城市当作精品艺术来建设,用新的经典创造新的历史。

    贵州多山,山地城镇化是贵州新型城镇化,走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不求规模大,不求楼多高,而是在城镇形态上重视小城镇、县城的发展。即便是大城市,也将摒弃“摊大饼”式发展模式,而选择组团、点状式的规划,就是穿过一个隧道,跨过一个桥梁,就是一个城区;也可能是城市当中还有田园,有山水,甚至还有经过改造提升的乡村,这才是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的蓝图。

    突出多民族特色

    走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要非常注意保护好民族文化,发展、利用好民族文化,形成贵州城镇化独特的亮点。贵州一共生活了49个少数民族,其中17个是世居的少数民族,他们创造的文化非常的宝贵,我们要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我们要从贵州少数民族建筑当中,从贵州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当中,去汲取营养,提取一些好的元素,然后形成一个大家能够认同的、又是贵州特点的这样一种建筑符号和建筑风格,形成我们的城镇风貌,让大家一看这是贵州的一个小城镇,是贵州的一个新区,不是千城一面。

    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要体现突出多民族特色。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同样的,贵州城镇化其实也是多样性的,比如雷山县的千户苗寨、黎平县的肇兴侗寨,已经形成了各自的风格,这种民族村镇、村寨很有特色,我们要保留各个民族的村镇、村寨风格,而不是破坏或者改变原来的一些民族村镇、村寨。

    突出生态型特色

    新型城镇化要体现生态文明、绿色、低碳、节约集约等要求,让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成为城市经济生活的主流。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勾勒出一幅新型城镇化蓝图,其中有句名言:“不是每个城镇都要长成巨人,而是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贵州地处高原山区,生态环境良好,山清水秀。虽然贵州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但是生态基础却十分脆弱,因此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城镇化的关系至关重要。这就决定了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走一条生态型城镇化道路。

    随着城镇化进入快速推进阶段,城镇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协调的问题逐渐突出。贵州在大力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突出生态型特色,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抓好城镇绿化、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综合利用和保护、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精心呵护好、发展好贵州的生态优势,让城乡环境天蓝、地绿、水清,让百姓生活安居、乐业、幸福;加强人性化、精细化、信息化、社会化管理,使城市真正成为关心人、陶冶人的幸福家园。

    突出民生型特色

    如前所述,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提高民生幸福质量是新型城镇化的根本目的。城镇化的主体是人,根本目的是为了人。走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突出民生型特色。从根本上解决人口城镇化的问题,一是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围绕农民变市民,坚持自愿、分类、有序,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认真抓好贵州省落实中央城镇化“三个1亿人”目标行动计划。二是优先解决存量、优先解决本地人口,优先解决进城时间长、就业能力强、可以适应城镇环境的人,使他们及其家庭在城镇扎根落户。三是逐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全体市民共建共享,城市原住民和新进城人口、城市人口与乡村人口共享城镇化的文明成果。注重协调城镇化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化解各种矛盾,努力实现城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统一。

    多山地、多民族、生态型和民生型这“两多两型”综合体现一个“”字,既是贵州省城镇化的基本特征和必然要求,又是贵州城镇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深刻内涵。(蔡福顺 作者系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经济学博士、省管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