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投资拉动 产业支撑 改革驱动 抓好今年发展改革工作

17.01.2016  13:29

刚刚过去的2015年,贵州发展和改革路径清晰,措施得力,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服务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国前列,为“十二五”圆满收官立下汗马功劳。

1月9日,全省召开发展改革工作会议,为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走向谋篇布局——

今年发展改革工作干什么?围绕大扶贫和大数据两大行动战略,抓投资、抓产业、抓改革。

今年发展改革工作怎么干?投资来拉动,产业作支撑,改革促驱动。

打出“组合拳”稳增长

细数2015年省发改委出台的政策措施,不难发现,作为政府综合经济部门,该委在培育经济发展动能上发力使劲,接二连三推出了扩投资23条、推进“互联网+”行动49条、发展现代物流业27条、支持健康养生产业25条、煤炭企业减负30条等系列“组合拳”,对稳住增长态势起到关键性作用。

投资是稳增长的“牛鼻子”。我省以重大工程项目为抓手,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使得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稳定在70%左右,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在有保障的投资背景下,全省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加快升级改造,促进增长动能加快转换。

新的经济增长力量不断涌现:

通过制定健康养生产业发展规划和支持政策、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六项实施计划,各地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示范区播种发芽,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成效初显;

30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星火遍布,黔深欧国际海铁联运和中欧(贵阳—杜伊斯堡)班列开通,智能公路港、快递物流园等项目落地开花,服务业的发展实力不断增强;

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加快煤、电、化工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快构建能源和资源深加工产业链条,大力推进煤矿企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

稳增长的背后,超过百项的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扫除了制约发展的诸多机制障碍,释放了市场的无限活力。

瞄准四大问题强投资

稳增长关键是稳投资,围绕目标任务,今年我省将着力解决好“投什么、谁来投、怎么投、怎么管”四大问题。

投什么?增加公共产品投资。

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的贵州,基础设施、民生领域尚有很多短板,投资品价格较低,正是增加公共产品投资、扩大有效投资的有利时机。

我省的投资底线是不搞重复建设、不新增过剩产能、不形成挤出效应,投资重点是聚焦转型、优势、新路抓有效投资。

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省将谋划实施一批“顶梁柱”式的大项目,尽快形成新的投资增量和支撑力量。同时跟踪把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及互联网经济、绿色经济等发展新趋势,“长板”与“短板”结合,有针对性地在扶贫、教育、医疗卫生、生态、大数据信息产业、大健康医药产业等领域多上项目。

谁来投?拓宽壮大投资主体。

近年来,我省投资主体不断多元化。“十二五”期间,社会投资比重逐年提高。这说明解决投资主体问题,要发挥好两方作用。

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我省将推进财政资金与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相结合,逐步实现财政资金从“以拨为主”向“以投为主,投、拨结合”转变,不断增强财政资金的放大效应。

社会资本“唱主角、挑大梁”。发改部门将为民间投资清障铺路,定期在金融、交通、电力、城建等领域推出符合产业导向和有利于转型升级的项目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完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

怎么投?提供要素保障。

完成投资任务,资金保障是重中之重,也是难而又难的事。经过省发改委初步梳理,今年投资资金基本“有着落”,但要确保落实到位。我省将通过争取中央资金、中央代发地方政府债券、国家专项建设基金,扩大信贷、保险等金融资金支持规模和直接融资规模,加大筹措力度。发改部门还准备探索设立省基础设施类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

怎么管?实施精准调度。

我省将实现投资的大数据管理和全流程管理。省发改委将运用大数据管理方式,创新调度方式,加密调度频率,实现全省重大项目投资完成情况实时在线管理。去年年底,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已经开通,这一平台将是实现投资宏观调控的重要抓手。

盯牢产业转型增动力

处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风口浪尖下,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我省将千方百计盯牢抓实这一“主攻点”,发挥经济增长第一支撑力作用。

如何转?如何升?

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两条腿”走路。

调存量、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扩增量、培育发展新动能。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增强持续增长动力。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创造历史性机遇,我省将充分应用大数据、“互联网+”的思维和技术,推动高端企业、先进技术与我省产业有机嫁接,用信息化手段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一系列的变革将在传统产业领域进行——

煤炭企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促进煤炭企业集团化、机械化、标准化、信息化发展;

政策引导提升城乡居民、城市公共设施和中小企业的用电需求,开展跨区域直接交易试点拓展外送电力市场;

围绕提升品牌知名度、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做强做优烟、酒、茶、药、特色食品“五张名片”;

让“僵尸企业”和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踩住同一节奏旋律,抓新兴产业增量扩张——

发展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大数据集聚、融通和应用,加快形成大数据产业链;

发展大健康医药产业,围绕医、养、健、管,培育产业群、打造重点平台、发展龙头企业,促进医药医疗与养老养生等融合发展;

发展文化旅游业,立足山地旅游的基本定位,建设“山地公园省”,打造贵州旅游发展升级版,打造“乌江千里画廊”、黔东-渝东南旅游经济区和川黔渝生态旅游“金三角”、高铁经济旅游带;

发展新型建筑建材业,建设一批新型材料产业基地,扶持壮大一批建筑骨干企业。

为保证产业转型升级之路走得顺畅,我省欲将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作为“杀手锏”。

一招活、全盘活。新的一年,我省将继续以改革激活内生动力,以开放引进外部生产力,以创新激发社会创造力。

谁来投?拓宽壮大投资主体。

近年来,我省投资主体不断多元化。“十二五”期间,社会投资比重逐年提高。这说明解决投资主体问题,要发挥好两方作用。

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我省将推进财政资金与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相结合,逐步实现财政资金从“以拨为主”向“以投为主,投、拨结合”转变,不断增强财政资金的放大效应。

社会资本“唱主角、挑大梁”。发改部门将为民间投资清障铺路,定期在金融、交通、电力、城建等领域推出符合产业导向和有利于转型升级的项目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完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

怎么投?提供要素保障。

完成投资任务,资金保障是重中之重,也是难而又难的事。经过省发改委初步梳理,今年投资资金基本“有着落”,但要确保落实到位。我省将通过争取中央资金、中央代发地方政府债券、国家专项建设基金,扩大信贷、保险等金融资金支持规模和直接融资规模,加大筹措力度。发改部门还准备探索设立省基础设施类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

怎么管?实施精准调度。

我省将实现投资的大数据管理和全流程管理。省发改委将运用大数据管理方式,创新调度方式,加密调度频率,实现全省重大项目投资完成情况实时在线管理。去年年底,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已经开通,这一平台将是实现投资宏观调控的重要抓手。

盯牢产业转型增动力

处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风口浪尖下,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我省将千方百计盯牢抓实这一“主攻点”,发挥经济增长第一支撑力作用。

如何转?如何升?

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两条腿”走路。

调存量、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扩增量、培育发展新动能。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增强持续增长动力。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创造历史性机遇,我省将充分应用大数据、“互联网+”的思维和技术,推动高端企业、先进技术与我省产业有机嫁接,用信息化手段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一系列的变革将在传统产业领域进行——

煤炭企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促进煤炭企业集团化、机械化、标准化、信息化发展;

政策引导提升城乡居民、城市公共设施和中小企业的用电需求,开展跨区域直接交易试点拓展外送电力市场;

围绕提升品牌知名度、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做强做优烟、酒、茶、药、特色食品“五张名片”;

让“僵尸企业”和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踩住同一节奏旋律,抓新兴产业增量扩张——

发展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大数据集聚、融通和应用,加快形成大数据产业链;

发展大健康医药产业,围绕医、养、健、管,培育产业群、打造重点平台、发展龙头企业,促进医药医疗与养老养生等融合发展;

发展文化旅游业,立足山地旅游的基本定位,建设“山地公园省”,打造贵州旅游发展升级版,打造“乌江千里画廊”、黔东-渝东南旅游经济区和川黔渝生态旅游“金三角”、高铁经济旅游带;

发展新型建筑建材业,建设一批新型材料产业基地,扶持壮大一批建筑骨干企业。

为保证产业转型升级之路走得顺畅,我省欲将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作为“杀手锏”。

一招活、全盘活。新的一年,我省将继续以改革激活内生动力,以开放引进外部生产力,以创新激发社会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