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贵州省累计完成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3亿元位居全国内河投资第7位

11.01.2017  20:40

图 本刊记者  向忆峰

 

贵州水运建设三年会战新闻通气会现场

 

1月9日下午,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在贵阳召开贵州水运建设三年会战新闻通气会。会议介绍了贵州水运总体情况,并仔细分析了贵州水运运量和社会经济效益情况,重点介绍了贵州水运建设三年会战取得的成果。

 

省交通运输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韩剑波出席会议并向媒体介绍相关情况

 

近年来,贵州水运建设固定投资持续增长,2016年,全省累计完成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3亿元,与2015年同比增长54.6%,投资总额位居全国内河投资第7位。在高等级航道方面,全省高等级航道里程达851公里,改写了贵州无高等级航道的历史,并位居14个非水网省(市)第一。水运三年会战新增500吨级港口泊位40个;航电枢纽并网发电,实现零的突破;建成乌江构皮滩翻坝运输系统;实施20个重点通航库区便民水运工程,整治库区航道800公里,全省新建城乡便民码头120座,新建乡镇渡口600道(含“渡改桥”69座),全省乡镇渡口达2466道;建成湄江旅游航道,实现贵州水运+旅游的融合发展;建成乌江(乌江渡~龚滩)四级高等级航道431公里,黄金水道乌江正式复航;带动建设思南邵家桥200万吨石材工业园区、瓮安磷复合肥化工基地、贞丰县白层造船工业园区等多个产业园区快速建设发展。

 

新华社记者提问

 

据悉,“十三五”期间,我省水运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省通航里程达4100公里,水运能力达5000万吨,港口吞吐能力突破4000万吨,初步形成贵州通江达海的水路运输体系,水运交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水运发展实现“五个突破”:一是投资总量取得突破,累计将完成投资220亿元;二是通道建设取得突破,基本打通乌江、红水河、赤水河、清水江、都柳江5条通道,实现出省水运通道全线贯通。同时基本建成乌江、南北盘江—红水河水运主通道上8个港口枢纽,增强水运对产业布局的引导和城镇发展的支撑作用;三是融资方式取得突破,PPP模式在水运建设中将逐步推广应用,初步形成“政府引导、社会为主”的水运投融资模式;四是水路运输取得突破,建造500吨级以上船舶300艘,全省船舶运力达30万吨,货物运输量突破2200万吨,港口吞吐量突破3000万吨;五是创新发展取得突破,形成“省地共建、区域联动”的建设机制,基本建立“建、管、养、运、安”的管理体系。

 

会议结束后,有关领导和嘉宾还参观了“多彩贵州·最美水运“贵州省水运建设”“三年会战”摄影展

 

会议结束后,有关领导和嘉宾还参观了“多彩贵州·最美水运“贵州省水运建设”“三年会战”摄影展

 

 

 

 

 

 

 

 

 

(编辑 虞思滔 责任编辑 谭淑元 2017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