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38岁的生命定格在抗洪救灾路上 追记“6.21”抗洪抢险殉职英雄赵军

01.07.2015  13:37

他把38岁的生命定格在抗洪救灾路上

——追记在“6.21”抗洪抢险中殉职的雷山县卫计局干部、优秀共产党员赵军

    新华网贵州频道7月1日电 5月27日至6月21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雷山县遭受四次强降暴雨的袭击,一时间,房屋被冲毁、灾民被困住、农田被淹没、道路被中断……雷山县党员干部群众戳力同心打响了一场抗洪抢险和灾后重建的大战役,演绎了一个个感天动地的故事。

    赵军,就是其中的一个。

    38岁的生命定格在抗洪抢险路上

    6月21日,黑云压顶,大雨瓢泼。今年以来强降暴雨第四次肆虐雷山。

    当天正值端午小长假期间,原本该休息的赵军却早早地来到办公室。

    “洪灾造成县城东出口的丹江镇小郎当村发生一处山体滑坡,有2人被困,要求医疗救援队及时赶到事发现场。

    7点32分,赵军放下局领导打来的电话,立即通知医疗救援队参与抢险救灾工作。

    到达现场后,雨越下越大,赵军冒着山体滑坡的危险,与医疗救援队一道抢救被困人员。

    小郎当村抢救工作刚完,他和医疗救援队又接到凯雷高速黄里段山体塌方处,有8人被困,情况十分危急。赵军急冲冲地啃一个粽粑,便与医疗救援队一起抢救被困人员。

    “全身心投入抢险救灾工作,叫他休息一下,根本没门!”跟他一起参与抢险救灾工作的局领导唐秋玉说。

    下午4点钟,抢险救灾工作基本结束,赵军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到家,简单地给11岁的儿子炒个蛋炒饭,早早就倒在沙发上睡着。

    可谁都不知道,赵军这一睡,却再也没有醒来。

    22日,到上班时间,平常来得最早的赵军,却不见影子。与他同一办公室的吴玉桂赶紧连拔他的手机号,手机接通却没人接。吴玉桂感觉不妙,及时联系在县政府办当门卫赵军的父亲赵德敏。

    当赵德敏把门打开时,看见赵军跪扑在沙发上,胸口还压着来不及拔上号码的手机,身体早已冰凉。

    细心的父亲发现,桌子上还摆有三只筷子。儿子说,一对是他吃晚饭用的,父亲还来不洗,另一只还黏着糯米,是父亲中午用来穿粽粑吃的。

    苗岭树条低垂,巴拉河哭泣。噩耗传来,他的战友,他的同事、他的父老乡亲为之痛心惋惜,镇远的、黄平的,与他相识或不相识的人都纷纷前来送他一程。

    “娃儿,你实在太累了,到了天堂的那边,记住要让自己歇一歇 。”送赵军上山的那天早上,父亲给儿子的最后一句“道别”话,让所有在场的人再次呜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