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川区挂职干部“同理心法则”打造和谐新农村

18.06.2014  18:48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汇川区同步小康驻村挂职干部带着“同理心法则”走基层、驻农家、干实事,着力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千方百计打造和谐新农村。

     蹲得下、驻得实,你家他家“我的家”。 广大驻村干部视他乡为故乡,说农家话,干农家活,做贴心事,深入田间地头参与农耕生产,看望困难党员,拜访村组能人,了解村民愿望,真蹲实驻、定岗定位,担当起“第一责任”,做到了工作月初有安排、月中有检查、月底有总结,对于基层的矛盾纠纷和事故苗头及时发现、及时沟通、及时报告、及时化解,与当地人民群众一起抓发展、促和谐,共同建设着“我的家”。如泗渡镇9名驻村挂职干部在端午节期间,舍小家顾大家,以灾情险情为命令,心系群众、情牵百姓,把群众的家当自己的家,住进农家和村民一起抗洪除险,转移安置群众300多人,挽回经济损失200多万元,得到群众一致好评。板桥镇娄山关村驻村干部杨晓波是一名单身汉,干脆把“”搬到了娄山脚下,当起了名副其实的“庄稼汉”。“山岗上有我们的脚步,小河边有我们的理想。天地间有泥土的芳香,我心中有淳朴的老乡……” 驻村干部们唱着《我把他乡当故乡》这首2012年驻村干部创作的歌曲,心里产生了共鸣,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和自豪感,与当地人民群众一起抓发展、促和谐,共同建设着“我的家”。“这首歌感动了我的爱人,由于我长期扎根在烂田,照顾不了家里,老母亲身体不好,心中有愧,老婆听了这首歌以后,反而安慰我说你把他乡当故乡,我把你娘当亲娘”董公寺镇烂田村的驻村干部张兴这样说。

     访得多、判得准,社情民情“我的情”。 围绕征地拆迁、城管执法、基本民生、矿群矛盾纠纷和产权纠纷、移民安置、国有企业改制和破产等问题,帮助基层加强对重点部位、重点对象、重点区域、重点场所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敏感问题以及涉法涉诉信访案件逐一进行摸底排查,切实掌握当地社情民情,力求“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区,矛盾不上交”,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如团泽镇大坎村部分区域由于中石油管道施工导致灌溉水源遭到破坏,部分良田难以复耕,心急如焚的村民情绪激动,聚集了100多人带着棍棒要找施工方理论,驻村工作组组长骆尧立即劝阻了群众,并与3名村干部及8位村民代表同中石油公司相关负责人反复沟通了3次长达5个小时,最终施工方修复了灌溉水源,赔偿了难以复耕的土地。团泽镇群兴村青山、升平两个村民组地势高常年缺水,驻村工作组争取到了24万元资金用于修建水池,由于动员宣传不够,一名村民坚决不同意在他家土地上建立取水口及修建水池,驻村干部刘彪徒步3个多小时上门做工作,解释“人饮工程”政策及建成后给乡亲们带来的好处,最终得到了该村民的大力支持。就是这样,驻村干部把群众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让“钉子户”变成了“文明户”,跑腿劝和从不言累,先后走访群众十余万人次,梳理各类矛盾纠纷300多件,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理得顺、除得去,大事小事“我的事”。 驻村挂职干部坚持每天走访10户以上农户,重点走访困难群众、五保老人、留守儿童家庭等,重点了解群众在征地拆迁、移民安置等方面的诉求,并记好民情日记,做到“四个必查、四个不放过”,把大事小事都当做“我的事”来对待、去处理,能处理的做到公平公正,不能处理的做到及时上报,合理的要求争取满足,不合理的诉求予以尊重。如板桥镇娄山关村一名村民前几年因外出务工受伤至左腿残疾致贫吃上了低保,今年脱离贫困后经村民评议和公示按规定取消了他的低保,他便天天来到村委“”饭吃,驻村干部杨晓波每天都主动到他家去嘘寒问暖,耐心给他讲解国家低保政策,他慢慢也感觉到自己做法欠妥,还主动交纳了曾经“”吃的伙食费。类似的小“事情”,杨晓波遇到不少、也化解了很多,他说:“我刚工作没什么经验,但每次都像群众的孩子一样真诚,大家距离近了,感情亲了,大事就能变小了,小事就当没有了!”今年来,驻村挂职干部共化解矛盾纠纷213起、消除可能诱发重大群体事件苗头26起,真正做到了守土有责、守土有方、守土有效。(赵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