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灯人”韦成刚:用“心灯”点亮麻山大地

29.04.2016  10:26

    新华社贵阳4月28日电  题:“掌灯人”韦成刚:用“心灯”点亮麻山大地

    新华社记者罗羽

    在大山深处的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松山镇同心村,修一座桥,成了全村三四代人共同的心愿和期盼。

    这心愿,也打小一直留藏在同心村人韦成刚的心里。2015年,在进入紫云供电局松山供电所当抄表员5年后,韦成刚拿出全部积蓄,修起了“同心桥”。

    修桥,只是这个吃百家饭长大的汉子感恩家乡、回报乡邻的一个缩影。无论过去担任村干部,还是二次择业做抄表员,身为共产党员的韦成刚一直心系家乡,在做好服务的同时,带领乡亲们主动作为,脱贫致富。

韦成刚在同心村村民家里抄电表(4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罗羽 摄

     撑起全村“同心桥

    打边河是格凸河的支流,穿同心村而过,村里人对它又爱又怕:一年四季,它从不干涸,滋润着两岸的田地。但在雨季,河水猛涨,水流湍急,没桥,又影响村民生产生活。

    “雨季涨水,要到河对岸干活的男人,必须趟水过河;要过河上学的小孩,得由大人扛过去。水涨高了,大家只得待在家里。”村民班由香说,在打边河上修座桥,成了全村几代人的心愿。

    作为同心村人,韦成刚小时候也经常在雨季里趟水过河,对此刻骨铭心。2015年正月,月工资仅两三千元的他,拿出全部积蓄,并向亲朋好友东借西凑,共筹了6.8万元,修起了“同心桥”。

    他到村里请帮工,69岁的杨昌福二话没说,立马发动七八个人来帮忙。修桥的消息,风一样吹进各家各户。村民都称赞,这是“天大的好事”。

    但让他始料未及的是,6.8万元根本撑不起这座桥。在打下3座直径约一米、高出水面四米多的桥墩后,不得不停工了。同事帮忙找来几根粗钢筋,嵌在桥墩上,铺上木板,形成了一座可通行的简易桥。

    “韦成刚特别难受,觉得对不起父老乡亲。”村委会主任杨胜方说,去年5月,打边河涨大水,他担心得一宿没睡,愣是蹲在桥边查看,好在小桥最终安然无恙。

    2016年3月,转机出现。韦成刚修同心桥的事迹在同事朋友圈扩散后,网友、同事先后爱心接力,捐来善款,共筹得11.36万元。

    这两天,同心桥的建设如火如荼,韦成刚也正忙碌着。他说,5月份桥就能修好,同心村几代人的心愿,“总算是要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