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灯”前行的非遗大师

25.09.2017  09:04

和肇兴侗寨大歌队一起表演的吴品仙(右三)。新华网 卢志佳 摄

    新华网贵阳9月24日电(卢志佳)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散落人间的珍珠,美丽而脆弱。幸而,它们的身边有这样一群传承人,他们以超人的灵性,掌握着精湛的手工技艺,传承着传统文化的血脉,并且一路掌“”,带领后来者前行。

     侗族黄莺”吴品仙

    据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侗族大歌至今仍在贵州从江、黎平一带的大山里传唱,这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数千年来滋养着侗族同胞的心灵,也曾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技惊四座,被认为是“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73岁的侗族大歌国家级传承人吴品仙就在这样的旋律中长大。初见吴品仙,她正在黎平县肇兴侗寨和当地的侗族大歌队准备演出。曾经的“侗族黄莺”如今青丝已白,一身素布蓝衣、一脸慈祥沧桑的她,似乎和普通的侗族妇女并无不同。

    顿然开嗓,口齿间却流淌出清泉般闪光的声音,大歌队在吴品仙的引领下,吟唱着跌宕又婉转的歌声,整个侗寨的鼓楼和风雨桥仿佛都添了色彩。大师仍然是那个大师。

从江县小黄村的侗族群众在演唱侗族大歌。新华网 卢志佳 摄

    “我6岁学歌,14岁到北京参加国庆10周年演出,随即被选入中央民族歌舞团当演员,参与了很多著名剧目的演出,在京学习工作了5年后,我又回我魂牵梦绕的家乡了。”吴品仙歌唱生涯的前段曾经热烈而辉煌。

    1996年退休后,吴品仙开始她的传唱生涯。2000年至2004年在当地三龙小学的课堂里传歌;2004年先后赴广西龙胜和湖南新晃、芷江等地教授侗族大歌;还曾带队将侗族大歌带到北京、广州、香港、辽宁以及宝岛台湾的艺术舞台。

    这些年来,吴品仙培养的学生已经超过2000人。

    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侗族大歌,近年来贵州省在侗族大歌流传地区的中、小学特意开设了侗族大歌课。而如今,在学校教歌的都是吴品仙的学生了。

  “看着这些学歌的孩子们,我就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我相信,只要传承不断,在这稚嫩的歌声里就一定会有新的优秀歌师诞生,他们会让流传了千年的歌声,永远回荡在青山绿水之间。”吴品仙说。

从江县小黄村的侗族群众在演唱侗族大歌。新华网 卢志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