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将探索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产业合作

19.11.2016  17:35

    新华社贵阳11月18日电(记者潘德鑫)以“融入海上丝绸之路,增进国际产能合作”为主题的“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妥乐论坛”近日在贵州省盘县妥乐举行。

    参会的中国及东盟十国的官员、学者和企业家代表表示,将在遵循商业原则、国际惯例的基础上,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共同探索新形势下国际产能合作的新模式、新机制和新渠道,从产业契合度高、合作愿望强、基础条件好的行业领域入手,增强合作实效,力求在更高起点、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上全面加强双边及多边产业合作。

    “产业合作是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重中之重。”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说,近十多年来,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国与东盟十国相互开放货物贸易市场、服务贸易市场、投资市场,经济政策的关联度日益提高,经济利益的相关性日益增多,正逐渐形成自贸区内新的产业链,产业内合作和产业间合作正出现新的变化。

    柬埔寨中国港澳侨商总会副会长、柬埔寨大川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毛信勤告诉记者,在中国推出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实现工业转型的政策指导下,中国许多产业正乘“一带一路”的东风赴东南亚等国家开展业务。

    毛信勤说,近年来,上海建工、中国路桥、大唐电力、新盟通信、巴荣航空等一批重点国际产能合作项目取得明显进展,这些项目都是利用中国国内的优良企业资源和实力,在东盟国家形成合作的新基地。

    “中国是菲律宾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商品伙伴,第一大进口供应国。”菲律宾驻华大使馆公使兼领事罗仁介绍,2015年中国在菲律宾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行政与辅助服务项目及金融与保险业务。

    罗仁认为,中菲两国可以在基础设施建设、物联网和电子商务、退休养老、英语教育、农田机械化、港口到港口的设施开发等领域谋求中长期的产能合作。

    与会者在肯定中国与东盟合作成效和前景的同时,也认为双方在经贸合作中仍然存在产业链短、贸易结构不合理、非关税壁垒等问题。

    许宁宁说,中国与东盟的产业合作是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行业商会、企业以及各有关方积极协调,通过制定近中长期规划,有重点、有步骤、有计划地加快合作。

[责任编辑: 谢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