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深入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助力精准脱贫

12.06.2016  18:09

贵州深入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助力精准脱贫

到2015年底,已为全省205万户贫困户开展信用建档立卡,评定信用农户140.66万户,授信金额529.61亿元

金融是脱贫攻坚的活水。近年来,聚焦脱贫攻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我省深入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加大对贫困户授信力度,实施“普惠贷”和“特惠贷”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贫困地区金融脱贫的新路子。

省农信社提供的数据显示,到2015年底,我省共创建信用组85039个、信用村10277个、信用乡镇757个、信用县19个、信用市1个。

为深入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省农信社采取“一户一档”的方式,建立农户经济信息档案和电子台账,科学合理评定授信级别和授信额度,张榜公布到村到组。同时,把信用评级扩大到对发展扶贫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效果好的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大了信用贷款在脱贫攻坚中的辐射带动效应。

针对贫困户抵押难的情况,我省加快推进精准扶贫“特惠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5万元(含)以下、3年期(含)以内、免除担保抵押的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到2015年底,已为全省205万户贫困户开展信用建档立卡,为150.26万贫困户建立了信贷档案,评定信用农户140.66万户,授信金额529.61亿元。

加大贫困户贷款力度,覆盖了贫困户多元化、多层次的资金需求。对于发展畜、茶、药、菜、果等扶贫产业的,以自身创业带动就业的,农户最高授信可达50万元,企业最高授信可达900万元。此外,还帮助因学因病致贫的“两因户”开发医疗、教育等信贷产品,帮助缺基础设施缺技术资金的“两缺户”开展易地搬迁、创业、培训等金融产品和服务,帮助无力脱贫无业可扶的“两无户”无偿代理各项涉农补贴资金。

实惠看得见摸得着。到2015年底,农村信用工程已为农户小提供额信用贷款余额达1031亿元,为52.29万贫困户提供贷款余额达177.71亿元,向武陵山区、乌蒙山区、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提供贷款余额达2000亿元。其中,2015年才开展的“特惠贷”,年底贷款余额达37.3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600亿元。

在推行“特惠贷”的同时,实施普惠金融措施,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向乡村和社区延伸。全省设立“信合村村通”金融服务点18058个,银联便携式刷卡机(POS机)入网商户累计28526户,累计入网终端32565台。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编制农村金融知识读本,举办“金融夜校”41191场次,让贫困群众学金融、懂金融、用金融。

此外,针对农民工贷款两头难的问题,我省率先在全国建立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目前,已在13个省区建立服务中心引导农民工就业创业。并抓住贵州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和大数据战略行动的有利时机,实现农户电子信息档案全覆盖。

开展阳光信贷工程,推行柜面放贷机制,贫困户无须任何抵押担保,只要提供信用证和身份证,5至10分钟就可办结一笔贷款,在授信额度内的贷款像取存款一样方便。

目前,各地党委政府已经把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纳入深化扶贫工作体制机制创新的重点任务,纳入促进地方发展的重要平台,纳入综合目标考核,定期召开工作会强力推进,建立健全由地方党委政府主导、农信社组织实施、村支两委配合、各行业部门参与的工作联动机制。

据悉,下一步,我省农信社和扶贫部门将加强贫困统计数据沟通和交换,对贫困农户实行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通过农村信用工程稳定脱贫的村与户及时退出贫困序列,将应该扶持的对象及时纳入,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各县(市、区)建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基金,确保贫困户能贷款、农信社敢贷款。(赵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