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合力推进文旅融合打造复合型文化旅游

08.01.2016  09:58

贵州省合力推进文旅融合打造复合型文化旅游

秀出文化“颜值” 彰显旅游内涵 

红色文化旅游代表——遵义红军街  

织金洞地质博物馆  

千户苗寨  

周围奇石林立,不时有清风拂面,钟乳石滴下的水珠仿佛溅到自己的手中……不久的将来,你或许能在4D影院中就能感受到原本只能在织金洞内才能体会的美景。这是织金洞景区正在着力打造的新的推广项目——4D影片《黔中圣境织金洞》,不久的将来,游客将会在织金洞地质博物馆的4D影院力,切身体验到洞内的真实感受。

在织金洞、黄果树、瓮安草塘等景区,一个个山地百货门店将陆续开业,文化创意产品陈列其中,游客能亲身体验到民族手工艺的制造乐趣;乡村旅游也将生出多样形式,走进现代酒吧品尝贵州风味的白酒,感受到国酒文化的深厚底蕴;住进酒店能亲手制作农家菜,体验真山真水的同时,享受度假的快乐。

文化、创意、旅游这三者的结合,如今已衍生出多种旅游产品,旅游不再仅仅是游山玩水,探索、发现、体验、收获,日渐成为旅游新宠。旅游业发展至今,游客对旅游的需求以及景区运营者们对旅游经济的需求早已不同往日,“门票经济”向“旅游综合经济”的转型已经开始。

在省委、省政府对文化旅游发展的高度重视下,我省各地积极探索融合发展路径和方式。2014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96.85亿元,占GDP的比重3.2%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1年111.18亿元增至2014年296.85亿元,年均增幅30%以上。在西部地区由偏后上升到居中位置。据统计分析,我省以民族和山地为特色的文化旅游主要分布在文化产业的3大行业22个子行业中,包括文化旅游景区管理、刺绣蜡染等民族民间工艺品及演艺等,2014年我省文化旅游收入118.54亿元,占全省文化产业收入的16.97%;文化旅游业增加值65.98亿元,增速64.27%,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22.23%。文化旅游在文化产业中虽然占据着重要位置,但总的来看,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仍存在机制不顺、领域不宽、程度不深、创意不足等问题,文化旅游发展现状与当前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还不完全适应。

如何让贵州旅游业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如何将贵州文化、贵州创意润物无声地与贵州旅游完美融合?近日,在省文化改革发展办公室、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旅游局、毕节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多彩贵州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研讨会”上,“文化与旅游融合”成为专家、学者和从业者们聚焦的热点议题。

初期的门票经济所带来的伤害显而易见,但它同时又是旅游业在基础发展阶段必经的过程。现在需要转型升级,要做精品、特品、绝品,要针对不同的需求去开发。

袁华(多彩贵州文化产业发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获得“世界地质公园”称号,高速公路和铁路开通,织金县如今迎来文化旅游发展的大好时机。能不能把织金洞作为毕节市的大型文化旅游产品的示范点来打造?水路、陆路的打通连贯,既扩大了我们景区的外延,同时也更好地提供游客进入的旅游方式。为此我提两点建议:

一是景城街村一体。小妥倮等民族村寨初见雏形,古城、街区也在推广,应好好探索它的发展模式,这样既扩大了我们织金洞景区文旅融合的规模,同时也更好的解决老百姓脱贫的问题。

二是苗彝史地融合。织金是名人、名洞、名镇“三名一体”。国家旅游局提出的“旅游+”,从国家战略来说也是“文化+”,无论是水八碗的故事,还是进入织金的桥梁、隧道的故事,都可以加入文化创意。

多彩贵州产业文化集团,就是要把多彩贵州品牌同产业、产品融合起来,走出去,打造成国际有影响力的品牌,总定位就是要“实施多彩贵州产业化的战略”。在发展模式上,我们会是一个“省总部+分部”的模式,要把“多彩贵州”文化的研究、策划、创意设计、内容提供、营销推广等,有机地整合起来。

文化产业、文化旅游,首先要梳理文化、研究文化、发掘文化,产品的开发应该先将文化研究透彻,自然会有不错的市场。

张晓松(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学院院长)

文旅融合发展,要齐心、要聚力,只有心向,才能往之。文化旅游产业是需要精心营造的,需要这么多人团结凝心共同创造。

旅游本身就是人类文化,在满足生活物质条件后,我们选择旅游,因此它是人类非常典型的一种文化活动。如今,吃、住、行、游、购、娱,包括国家旅游局新提出的商、学、养、健等元素,构成了旅游业的整体形态,使其成为人类巨大的文化活动。因此,我们应根据这些元素,开展相应的服务型的业态。

初期的门票经济所带来的伤害显而易见,那是因为我们错误理解了旅游业,但它同时又是我们旅游业在基础发展阶段必经的过程。现在需要转型升级,我们要做精品、特品、绝品,要针对不同的需求去开发。  

金颖若(贵州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副院长)

风景名胜区以自然遗产为主,怎么样提升文化风景旅游区的品质呢?以自然风光、自然遗产为主的风景名胜区,应该尽可能注入传统的地方文化、科普文化、教育文化等文化元素,充实和提升地方文化,增强体验性,建设集观光、休闲、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型的文化旅游区。

针对织金洞,我们怎么把它从一个单一景观,变成一个复合型的景区?第一是科普教育要叠加。现在我们在做这个事情,已经有一定的成就,而且越来越好,但是还不够。应该怎么做呢?应该全方位、多形式的传递科普知识。这个传递,要注重通俗性、参与性和趣味性。在织金洞讲知识,应该有织金的味道,以趣味性作为引子,不是给外地人上公共课。

第二个要做人地关系的延展,要揭示和展示这种地域文化下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关系,揭示和展示这种特定的环境中的地域文化,特别是织金洞区域,是典型的山源地貌,它有独特的农耕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工艺文化、歌舞文化、人生旅俗文化等等,蕴藏了无穷多的文化主题和创意素材,应该利用这些珍贵的资源,创意建设可游览、可体验、可消费的产品,从这个地方体现古土古民。

文化产品的切入,比如户外运动,洞穴探险,可以带来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再增加故事比如爱情故事,旅游产品就丰富了。我们在把单一景区提升为文化景区的时候,要注意文化和遗址,可以创意,但是要注意避免无厘头的混搭。我们只要注意这三方面,我们就可以创造个性鲜明、内容丰满、满足多样的复合型文化旅游。

文化旅游是个人生命学意义上的事件,当需求进一步发展的时候,文化和旅游自然要融合,文化的相关产业要融合,今天我们要找到很好的指导框架,让它水到渠成。

申敏(省城乡规划委员会专家)

文化的意义是多样的。今天我们讨论的文化,就是一个地区间、一个企业、一个团队共同认可,并且自觉实施的事情。旅游就是我们到不同的文化区去体验,所以旅游一开始就没有离开过文化。

很多做旅游的人,包括做旅游产业的人,在以前都犯了一些错误,他们考虑的是,我喜欢什么,就把它照搬进来。这种开展是极不成功的,且越做越小。别人来旅游,实际就是体验你当地的文化,如果我们违背这一条,文化旅游就做不起来。

旅游一开始就是和文化紧密联系的,我们一定要抓住重点,抓住旅游的核心价值。旅游的核心价值就是我们的地域文化,特别是我们的人文文化。我们今天就是要根据市场需要去深化文化,提升深度的文化,一定要个性化。我希望把贵州文化变成贵州旅游产品的助推剂,以旅游为核心打造贵州。  

熊宗仁(省社科院研究员、省历史学会会长)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文化的承载者,同时也是文化的传承者、创新者、享受者、消费者。为什么我们要提人是文化的最大要素?如果人的综合素质不能提升,那所有文化都是废的。为什么我们天天在电视上看到,讲文明、去旅游,就是因为我们人的素质低了。打造一个景区,要注入文化因子,让其他地方的人一到这儿,就感觉到这个地方的人和其他地方的人不一样。这是真正文化的核心。看一个地方的文明程度,不是看它能生产什么样的物,而是看他能生产什么样的人,所以我想,提高我们广大干部群众以及我们所有从事文化旅游的人的综合素质,这是我们发展文化旅游的关键。

我们注重硬的基础设施建设,但同时也要重视软的投入。今天这个研讨会,就是一个软的投入。一个景区也好,一个文化产品也好,它的前期的策划,前期的智慧整合,这就是软投入。

我们怎么去盘活我们现有的存量?扩大增量?增量就是从外边进来的,存量就是我们自身有的。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都离不开这个命题。

文化是灵魂,人人都会讲。载体是多层次的、多元的、多方位的,充实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怎么去影响我们的生活?怎么去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我觉得我们今天提的文化和旅游的融合的关系,与国家战略及省市州县景区的战略关系是一致的。我们贵州要后发赶超,实现国家战略,政府各级都要引导、推动、发展,这点变化非常好。

麻勇斌(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

文化旅游是个人生命学意义上的事件,是进化的现象,当需求进一步发展的时候,文化和旅游自然要融合,文化的相关产业要融合,不可逆转,今天我们要找到很好的指导框架,让它水到渠成。

我有三点建议可供参考。

第一,文化与旅游融合,实践层面和理论层面都处于混沌状态,需要用“进化论”的思维方式进行观察和判断。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需要合适的、贴身的和具有前瞻性的指导框架,解决“水到渠不成”的问题。

第二,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指导框架,应当具有推动职能融合、促进产业融合、开启知识智慧和技术规程融合的功能。它必须超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视界,必须具备超于文化系统、旅游系统、住建系统的内容容量;这个指导框架,既要有关于原则、定理、范式、标准等理论性、知识性的内容,又要有分类指导的方法、提供服务的供给方式和责任主体,使得职能部门的宏观框架能够与市场主体的微观框架能够切实对接。

第三,文化与旅游融合,是文化旅游产业及其相关企业的新路,没有固定模式,只有创新方式。我们设立的指导框架,都要主动去适应它,促使它尽快“进化”出新型的业态,哪怕这种业态的复杂性总是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想。

周建平(规划师)

我们全省的风景名胜区总共有71个,18个国家级、53个省级,从类型来说,我们贵州的风景名胜区主要还是以自然资源作为背景,民族文化则以黔东南最为突出。

我省的风景名胜区的文化发展,从地域的文化差异性的角度来考虑,我们的经营应差异化,如同一个民族有着不同支系一样。另外,要重点进行精品打造,整合资源,从贵州整体角度去考虑各个地区的协调发展,这是一个大的方向。

不能仅仅是把文化创意当成一个老杂货铺的、新包装的思路。生态游、认知游、感知游等旅游方式的展开,必须在自然交互的过程之间,才能体会到真正触动生命美感的东西。

刘兆丰(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

我们对风景名胜区的文化的本质和底蕴的认知还不够。美国的国家公园的特点,是以自然为基础,自然为母体,自然为对象,要运用对象之间的历史人文,这种情况与贵州的风景名胜区很接近。

我们面对大自然,对它的文化的、对自然禀赋的、自然价值的,应该有足够认知,但目前看来,我们对它背后的文化意蕴、文化意义,如生态哲学、自然学哲学、生态伦理、生态美学这方面,不要说认知,连最基本的研究都没有展开,而只将其定义为去消费、去欣赏的对象,忘了人和自然之间的更本质的关系。缺乏天地人这三者之间相依为命的认知,会导致被风景名胜区里创意文化旅游产品被束缚。

因此,我们必须要在学习中去超越。自然作为一种我们最深刻的母体的背景,诠释它,令其长出来一颗种子的灵性。对大自然历史的认知,至少应该从生态哲学、生态伦理、自然哲学生发到自然角度上,重建我们对每一个领域的理解,这是必须建立的第一大超越。

第二个超越,要超越文化,而不仅是把文化创意当成一个老杂货铺的、新包装的思路。

最后一个超越是针对风景名胜区的简单文化旅游。风景名胜区本身就是为旅游者准备的最美好最伟大的东西,而大部分世界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包括文化景观,都是落在风景名胜区里面,它有一个足够大的容量。在风景名胜区里,生态游、认知游、感知游,甚至包括一些生态的工艺旅游种类繁多,而这些旅游方式的展开必须在自然交互的过程之间,体会到那种真正触动生命美感的东西。  

龚锐(贵州民族大学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院长)

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贵州旅游发展今后的目标是山地旅游。山地旅游只是旅游发展的物质外壳,而它的内核实际上是以文化作为主要的标准。什么叫文化?我以为,一条河是自然,河上有一座桥是文化;一座山是自然,山上有一座庙就是文化。

我们一直在提出和追问,人们究竟为什么要去旅游?旅游要达成一个什么样的目的?有很多答案,但是有人提出,旅游的终极目的或者理想途径是不同的文化圈、带着不同文化特质的人,到益智的文化圈去进行身份平等的文化互动,于是,这样的一个旅游终极目的追问,成了我们今天谈文化旅游发展、或者谈文化旅游发展的一个契机和基础,甚至是一个理论的命题。

旅游的终极目的为什么是身份平等的一群人在进行文化的互动?当我们带着一颗浮躁的心,去到乡下,去到益智文化圈,去到我们心仪已久的旅游目的地,或者景区,享受到一种身份平等的好客文化的迎接,然后再进行一种深刻的、非常高的体验的时候,我们的旅游目的就达到了。如此,这我们所需要的文化与旅游真正融合和互动的时代才会出现。(彭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