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平台 传强音

05.01.2017  00:31

  致读者

  新年伊始,贵州日报正式推出《水美贵州》专刊,旨在搭建党报新平台,更好宣传报道贵州水利改革发展,这是贵州日报践行文化体制改革,在新时期进一步做好党报宣传的新举措、新尝试。 

  水利是制约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这些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下,各级水利部门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我省水利事业呈现出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强劲态势。 

  “十三五”我省是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决胜期,也是破解工程性缺水困局的关键期。省委、省政府明确到2020年“市州有大型水库、县县有中型水库、乡乡有稳定供水水源”,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达到150亿立方米以上,基本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

  水利大发展离不开大宣传。为营造良好的水利改革发展舆论氛围,贵州日报从2017年起推出《水美贵州》半月刊。这是一个向外传递水利捷报的重要平台,也是交流水利经验、展现水利行业精神的重要窗口。希望新闻工作者和水利战线的同志们多向专刊提供水利新闻信息,通过专刊平台传播好贵州水利的好声音、强声音;同时,更希望全社会关注《水美贵州》专刊的出版,关心支持贵州水利事业的发展。

  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中的平寨水库。杨良强 摄

  2016年12月30日,我省三岔河引子渡提水工程开工,加上已开工骨干水源工程61个,2016年,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开工的重大水利工程任务和年度目标任务已全面完成,为我省“市州有大型水库、县县有中型水库、乡乡有稳定水源”奠定了坚实基础,标志着我省破解工程性缺水步伐正在加快。

  “十三五”是我省扶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决胜期,也是我省破解工程性缺水困局、构建水安全体系、加快推进现代水利建设的关键期。

  “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谆谆教导,时刻激励着贵州水利人砥砺奋进,勇往直前,开局之年的2016年,贵州水利人以更加饱满的激情、奋发有为,顺利实现了水利改革发展“开门红”。

    水利投入创新高

  2016年我省通过以实施水利建设“三大会战”、“三年行动”计划和“小康水”行动计划为重点的水利工程建设,全年落实水利投资375亿元,完成水利投资340亿元,创历史新高。

  在骨干水源工程建设方面,全年集中开工黄家湾水利枢纽等61个骨干水源工程,有中型水库投入运行的县(市、区、特区)达到63个。黔中水利枢纽工程一期工程平寨水库年底蓄水至正常蓄水位。夹岩水库“三通一平”一期工程已完工,导流洞已全线贯通,大坝坝肩开挖、渠系工程和征地移民安置工作进展顺利。马岭水库工程PPP项目招标工作顺利完成,成功引进社会资本4.28亿元。黄家湾水库正在实施“三通一平”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我省首个为大城市供水的大江大河提水工程——三岔河引子渡提水工程。去年底,省政府批复《贵州省乡乡有稳定供水水源工程规划(2016—2020年》,以确保到2020年全省“市州有大型水库、县县有中型水库、乡乡有稳定供水水源”的目标。这是一个关乎守住两条底线的战略性抉择,也是预示着“十三五”水利建设将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民生水利建设方面,“乡乡有稳定供水水源工程规划”已启动实施,2016年启动了首批25个项目。完成“小康水”行动计划投资46亿元,解决249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发展耕地灌溉面积107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2.7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97平方公里,实施中小河流治理项目60个、病险水库治理项目15个、重点山洪沟防治项目5个,建成抗旱应急引提调水工程68处、抗旱应急备用井421眼,新增农村水电装机9万千瓦,各项指标全面或超额完成。全力应对厄尔尼诺带来的极端天气影响,汛期紧急转移群众28万人,防洪减灾效益58亿元,水库水电站等重要工程设施实现安全度汛。

    改革创新水动力

  穷省办“大水利”,投入是关键。贵州转变过去“水利建设由政府大包大揽”的思维模式,创造性地用好用活财政、金融和基金等政策,开启了多种渠道“筹钱”模式。

  财政主动担当。2016年10月,省发改、财政、移民、水利四部委联合修订出台了《贵州省骨干水源工程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同时,在省政府批复实施的水利建设“三大会战”“三年行动计划”中明确了资金筹措方案和相关政策措施。过去一年中,省级财政投入44.26亿元,其中省级部门预算19.52亿元,省级财政项目资本金及还本付息24.47亿元,省级财政预算资金比上一年增长20%。

  全面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坚持以融资平台为主体,围绕“引银入黔”主题,着力打好“短、中、长”期融贷组合拳。一年来,全省以省水投(集团)公司为代表的省市县三级投融资平台达70家,2016年共签订融资贷款合同205.68亿元,提款到位127.62亿元。

  2016年,水利部门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十三五”期间拟支持贵州水利建设资金1000亿元以上,签订贷款项目21个,合同86.19亿元。

  2016年,我省争取到三批次国家专项建设基金102.8亿元。同时,国家批准贵州设立总规模3000亿元的脱贫攻坚投资基金,创设了200亿元的“贵州脱贫攻坚投资基金—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子基金”,专项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PPP模式成功探索又为贵州开启了一条融资新渠道。马岭水利枢纽工程是全国第一批PPP投融资模式的12个试点项目之一,已成功引进社会资本4.28亿元参与建设、运营和管理。

  此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纵深推进,共明晰工程产权25.2291万处,颁发产权证书15.6328万处。进一步完善水利工程“建管养用”一体化的工作机制,按照“先建机制、再建工程”的原则,综合推进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产权制度改革、运行机制改革和水价改革。积极推进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全省共建设完成了967个基层水务站。在市县两水务一体化全覆盖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涉水管理职能整合。积极开展水权交易试点,威宁自治县玉龙乡和牛棚镇水权交易试点改革取得成功。

    绿色发展水护航

  守住生态底线,是近年来水利工作努力的方向。2016年,水资源保护、水利工程保护等依法治水方面有了重大进展。

  2016年5月1日,《贵州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正式施行。2016年11月24日,《贵州省水资源保护条例》经省十二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2017年1月1日起施行,成为全国首部省级地方性水资源保护法规。这是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升级水资源保护措施,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铁腕之举。

  绿色发展正在转型。2016年,贵州紧紧抓住列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机遇,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中共贵州省十一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碧水”工程,统筹做好多蓄水、供好水、治污水、防洪水、节约水“五水”文章,从政策层面引领贵州传统水利向绿色水利转型发展。省水利厅出台《关于贯彻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加快推进水利绿色转型发展的意见》,指导和推动全省水资源管理和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建立严格的水资源保护红线制度,启动了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全国2015年度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贵州省名列第八。

  在赤水市、荔波县、六盘水市开展了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工作。启动实施了贵阳市红枫湖至花溪水库连通工程、黔南州三江堰生态修复工程、安顺市引千入虹工程生态河道治理项目。继续开展93个县级以上集中式供水水源地水质监测。继续推进12个省级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10个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93个重要饮用水水源地达标能力建设等工作。完成“十三五”时期水资源管理基础工作方案编制、重大项目和规划水资源论证审查等工作。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在实施八大流域环境保护河长制基础上,全面启动河长制相关工作。《贵州省河湖管理条例》《贵州省节约用水条例》立法前期工作正有序推进。

  在乌江、清水江、南北盘江、氵 阳河、赤水河等流域开展系列河湖专项执法检查和河道采砂专项执法检查活动。

    扶贫攻坚水担当

  2016年,全省水利部门以等不起的危机感、慢不得的紧迫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多措并举扎实水利扶贫工作。

  扶贫攻坚,水利先行。省水利厅组织编制了贵州省水利“十三五”扶贫规划、威宁自治县水利扶贫规划、威宁自治县石门乡农村供水工程规划、20个极贫乡镇水利扶贫实施方案等规划及帮扶工作方案,列出扶贫任务清单。在此基础上,统筹推进党建扶贫、定点帮扶等水利精准扶贫工作。

  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在贵州水利扶贫工作中占据重要位置。2016年,全省共下达乌蒙山区、武陵山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三大片区”省级以上水利建设财政资金105.85亿元,占全省的91.3%。安顺市成功申报为水利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石漠化片区水利精准扶贫示范区。

  统筹加快贫困地区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和抗旱水源工程建设,深入开展坡耕地综合治理等水土保持建设,启动农村小水电扶贫工程试点建设,加大小水电开发力度……一年来,贫困地区水利建设项目优先立项,优先审批,优先安排,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网络逐渐改善,一大批对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起支撑作用的工作加紧推进。水利扶贫措施的精准实施、精准落地,一个个贫困地区正发生着显著的变化。

  进入“十三五”,贵州水利正在扬帆起航,不断刷新纪录。

    看贵州水利“十三五”规划

  五大 亮点

  通讯员 王伟康 本报记者 王 斌

  贵州水利“十三五”规划日前已获批准。规划要求“十三五”期间,全省将投资1578.09亿元,至2020年实现市州有大型水库、县县有中型水库、乡乡有稳定供水水源,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达到150亿立方米以上,基本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围绕规划梳理有五大亮点。

  亮点1 农村80%以上的群众喝上自来水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完成在建的夹岩水利枢纽及黔西北供水工程、马岭水利枢纽工程、黄家湾水利枢纽工程3座大型水库;规划新增14座大型水库,完成在建的55座中型水库,规划新增130座中型水库。完成在建的17座小型水库,规划新增230座小型水库。新建引子渡水库提水、红枫湖至花溪水库连通工程、乡乡有稳定供水水源等新增引提水和河湖连通工程。全省新增水利工程设计供水量40亿立方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以上,农村饮用水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达到85%以上。

  亮点2 城乡防洪减灾能力进一步提升

  “十三五”期间将实施乌江、柳江等8条河重点河段治理工程,综合治理河长200公里,新建堤防176公里,加固堤防10公里。实施184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综合治理河长790公里,保护人口175万人,保护农田95万亩。力争实施700处涝区治理,综合治理涝区3000平方公里。使全省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占同期GDP的比重,分别控制在0.9%和1.7%以内。

  亮点3 贫困人口生产生活用水妥善解决

  “十三五”期间,将解决252.4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存在的饮水不安全问题,解决249.0万人因农村饮水工程规模小、标准低、老化失修以及水污染、水源变化等原因,导致农村饮水安全不巩固、易反复等问题。规划新增六盘水灌区和氵 阳河灌区等5个大型灌区,实施15个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00万亩。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0万亩。实施烟水配套工程项目20个以上。规划新增农村水电装机30万千瓦。

  亮点4 水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

  “十三五”期间将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建成10个节水型社会建设重点县。严格水资源保护,构建入河排污口布局与整治、生态需水保障、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地下水资源保护、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工程措施体系,建立水功能区污染物限制纳污总量控制、水资源保护监测与综合管理等非工程措施体系。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600平方公里。全面推进“河长制”,在黔西南州、贵阳市和黔南州等三个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的基础上,继续推进12个省级水生态文明试点建设。

  亮点5 稳步推进水利机制体制改革

  “十三五”期间,推进重点领域水利改革,巩固扩大省市县三级水利投融资平台的数量和规模,用好财政、其金和金融政策,全面落实PPP政策;继续推进片区或流域组建基层水务服务站的改革,2017年实现60%以上县(市、区)基层水务站片区管理模式;以建立“建、管、养、用”一体化机制为前提,打造36个山区现代水利试点工程;将小型水利项目的招投标工作由原来省级负责下放到项目所在市(州)公共交易平台负责:建立有利于水资源节约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水价形成机制,工业和服务业用水全面实现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稳步推行居民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夯实农业综合水价改革基础,建立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以“明晰产权”为核心,赋权释能,落实管护主体、管护责任和管护经费,探索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多种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到2017年,基本扭转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局面;在总结威宁水权交易试点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水权交易,探索建立水权交易平台。

  黔中水利枢纽行钢拱架防护施工

  李作孝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