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县老支书杨继荣:数十年如一日地默默奉献

12.01.2015  21:51

    鸡场乡丫口寨村,昔日的茅草房已没有了踪影,平坦的柏油马路直通苗山深处。

    村寨已经变了,但有一个人仍在这里默默地奉献,他就是该丫口寨村支书杨继荣。

    在丫口寨村,只要提到杨继荣,大家都喜欢叫他“高才生”支书。其实,杨继荣只读过初中,但在以前的丫口寨村,初中已经是“了不得”的“高学历”了。

     辛勤耕耘浇开教育花

    1988年,因为家庭穷困,杨继荣初中毕业后便辍学在家,由于意识到农村教育的重要性,他开始利用自己家里的一间茅草房为村子里的孩子们上课。

    为了使村里的人信服,他就从自己家里的兄弟姐妹教起。果然,他的弟弟不负所望,初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织金二中,但由于家庭贫穷,弟弟读完初中之后,只好到部队参军。通过在部队不断的努力,弟弟考进了昆明陆军学院并留在了部队,成为了山沟沟里飞出的第一只“金凤凰”。

    对于小山村而言,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村民见了之后,都想把子女送进学校。在他的鼓励与支持下,1990年9月,该村杨少荣和杨开明两位老师联手合办了丫口寨私小(现在的丫口寨小学),开始接收孩子入学。二十余个春秋以来,这个小小的学校把一批又一批学生送进中学、大学。

    现在,村里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学校等单位工作的人已有10余人,在读大学生和高中生30余名。同时,全村的适龄儿童全部都进入了学校读书。

     积极探索闯出致富路

    村里极度贫瘠的山地,栽荞子都难获丰收,更不用说栽土豆和玉米了。杨继荣想,只有立足现实环境,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才能有所改变。

    有一次,他发现经过石灰撒过的一块小土长出来的草较好,这启发了他。于是他到山上打下一堆石头,烧成石灰用于改良土壤。果然,他的实验成功了,次年长出的玉米获得了大丰收。在他的带动下,全村成群地改良土壤,慢慢地脱离了“一年难有三月粮”的贫穷状况。

    同时,他还不断学习,引进新的农作物种子,如天麻、外地白菜、外地玉米、外地洋芋等,让村寨里的人们无论是生活或经济都有了转变。

    杨继荣鼓励在家的人员搞养殖和种植,有的喂鸡、喂鸭、养牛、养羊,有的种植天麻、黄角皮、花椒等。目前,养殖户杨启志养殖的黑山羊初具规模,已喂养了70余只山羊,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艰辛的探索、不懈的努力、不断的总结,让贫穷的山村经济不断向前跨越。

     一心为民结出幸福果

    丫口寨村是鸡场乡最远的村之一,群众办事不方便。去乡里办点事情,就得耽搁一天,每当杨继荣去乡里时,都要事先走访村民,看看有什么事情可以帮忙代办。每次回来,他的口袋都装满了村民们请他帮忙代办的身份证、合医本、证明等。

    以前,在村寨里,由于缺少教育,村民不知道什么是法律,更不知道什么是违法,比如在旱季,放火烧山是常事。近年来,在杨继荣的大力宣传下,村民没有再做过类似的违法行为。

    目前,丫口寨村进行危房改造200余户,院坝硬化300余户,连户路正在陆续修建之中。长6.8公里、总投资340万元,从白泥塘到丫口寨的通村水泥路已于日前竣工,有效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难题,村民真正得到了实惠。

    作为一名老党员、老支书,杨继荣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自己的村寨,他奋斗了几十年,吃了不少苦,流了不少汗,年近五十的他,依然还保持着年轻时候的干劲,也从未有过一句怨言,有的只是更多的责任、梦想和努力。(杨德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