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医成功实施支气管热成形术 拓宽呼吸通道

18.09.2015  16:37

    本报讯(记者班亚)王先生,50岁,是一名难治性哮喘患者。打小就有哮喘病,为了控制病情他一直使用多种药物,但随着病情加重,近几年,哮喘发作时药物的效果越来越差。每次发病时,无法下床走路且只有通过住院接受治疗,病情才会得到改善。“近半年来,患者已经住院三四次了,且每次住院都是半个月左右”,贵州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叶贤伟说。

    据介绍,在 省医 每天接诊120名呼吸疾病患者中,两成与哮喘有关。尤其是难治性哮喘患者,即使在用药后病情仍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不得不住院进行治疗。9月16日下午,贵州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实施全省首例支气管热成形术,为患有难治性哮喘的王先生重新拓宽呼吸通道。叶主任向记者解释说,王先生这样的难治性哮喘患者,病情持续多年,其支气管粘膜下的平滑肌在反复发炎、受损、修复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增生,并形成器质性病变,使支气管变窄,支气管热成形术主要是利用纤维支气管镜搭载加热探头,通过60℃至65℃的高温“烫烧”增生的平滑肌,以拓宽病人的呼吸通道。

    记者了解到,在过去20年间,全球哮喘发病率正以每10年20%-50%的比率增长,中国的哮喘死亡率更是高居世界之首。叶主任介绍说,哮喘主要“偏爱”儿童、20岁至30岁的年轻人和60岁左右的老人。目前,哮喘的主要治疗方式仍是通过药物进行控制,但其中约有10%的哮喘患者,一旦犯病只能依靠超大剂量激素和其它方式才能短期解决呼吸问题,且由于长期在哮喘中挣扎,导致患者药物敏感性减退,肺功能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