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出来的活力 深化改革的印江答卷

11.12.2014  17:51

    新华网贵州频道12月11日电 今年以来,一场全面深化改革行动在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深入展开。印江县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研究确定的28项重点改革事项,分十大板块绘就了全县全面深化改革蓝图,包括深入推进激活市场主体改革,健全城乡统筹发展机制,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等。

    印江从政府职能改革率先突破,对全县32个部门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全面清理,取消县级行政审批事项58项,内部调整31项。

    在此基础上,对重点项目实行“并联审批”。印江县按照简化程序、明确责任、提高效率的原则,对全部行政审批项目实施流程再造,逐项设计流程图示。如投资类项目,其审批流程整合为立项审批、用地审批、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5个板块,前4个板块的审批工作同步进行,不得设置行政审批前置条件。同时,在开展审批过程中,通过删减无关紧要的内容和相关资料信息共享,尽可能减少审批时限。

    项目实施“并联审批”后,以往用时最长的审批项目从106个工作日减少到50个工作日,成为印江招商引资的新亮点。据悉,自4月份并联审批制度实施以来,共有70余批客商来印江考察。

    行政执法裁量权也是印江县深化改革的一大亮点。针对行政执法不规范、自由裁量权弹性较大的现实情况,印江对31个部门行政执法的事项、种类、标准和幅度等进行细化、量化,对所涉及的3052项违法行为汇编成7册自由裁量基准,制定了行政执法裁量权量化“工具书”。

    “自由裁量权处罚基准实施后,执法部门在处罚特别是罚款上有了参照,杜绝了很多关系案、人情案。”印江县法制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群众一有事就想找个熟人”“没有关系得不到公平对待”的现象少了很多。

    改革在多领域开展。在产业园区,印江县探索招商引资企业物流运输补贴“试行本”。针对经济开发区劳动密集型企业普遍反映物流成本过高、公司运转十分困难的问题,深入调研考察物流运输实际成本,出台劳动密集型企业物流运输补贴办法,成为贵州省第一个提出“物流补贴”的县份。

    在干部管理考核方面,探索干部实绩考评办法,按照“双平联考记实公开”要求,通过量化指标更科学有据的对干部进行考核,并建立个人实绩档案,作为干部绩效奖惩、评先选优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实绩考评办法出台,实现了“一杆秤量干部”,有效激发了全县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激情。

    “必须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于发展的每一个领域,才能如期实现我们的‘小康梦’。”印江县委书记陈代军说。随着28项改革的深入推进,印江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执政方式,为印江人民谋福利、促发展。(李中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