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李玉福:用“画”留住苗族的“乡愁”

13.02.2016  13:57

枫香阁。新华网 周雪 摄

李玉福在画室作画。新华网 周雪 摄

    新华网贵阳2月13日电(周雪)漫山遍野的绿、错落有致的青瓦木屋,蜿蜒清澈的河流……赏着“背靠青山,脚踏玉带,一水环流”的美,听芦笙、品米酒,领略苗族青年“静水流深,沧笙踏歌”般的爱情……游客们一步一个脚印的踩着苗族文化的足迹,在“苗都”上上下下,穿梭寻觅。走过苗王家、草堂茶居、蜡染坊、酿酒坊、深山老屋,也东寨……落脚于“农民画家”李玉福的家——枫香阁。

    “每一幅画都是一个故事。”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里,“农民画家”李玉福用手中的画笔记录着故乡的民风民俗。

    李玉福,今年45岁,是一名退伍军人,他1991年应征入伍,在成都军区服役,并在部队火线入党。服役期间,他不仅获得了师团两级“神枪手”称号,更将自己的绘画功底用于部队的宣传工作;1994年退伍后,正值广东对外开放如火如荼之际,他便南下淘金。

    “乡愁是一段无法割舍的眷恋,更是我心灵的栖居地。”2002年,他重返故土。“在家乡这片物华天宝的沃土滋润下,身体强健的我不仅在部队竞技中屡次脱颖而出,更让我对传承和弘扬苗族文化有着很强烈的使命感。”他眼神深邃且澄净。

    回乡后不到一年时间,他开起了“农家乐”。当游客一次又一次问及苗家人的民风民俗时,为了更好地弘扬苗族文化,他作了一个决定:创建李玉福画室,以画笔为媒介把苗族的民风民俗鲜活地呈现给来西江做客的每一位朋友。“我们民族没有文字,我也不善言谈,只能用‘画’留住‘乡愁’,留住民族文化的‘根’,用最直观的艺术传递我们民族最传统的文化信息以及传统符号。”李玉福说。

    如今,家里堂屋、楼道、卧室都挂满了他的作品,整个木楼布置得很有文艺味儿。有不少驴友慕名而来,或为与其切磋,或为收藏其画作。其作品很受外国游客青睐,先后被来自德国、法国、韩国等地的爱好者们收藏。

    李玉福学画得益于小时候流行的“连环画”,从模仿、涂鸦开始,经过多年摸索与沉淀,竟也无师自通。

    “我没有系统的学过画画,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学习,技艺精湛、有名气才能更好地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

    据悉,李玉福现为贵州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贵州画院特邀画家、黔东南州美术家协会会员,荣获2013年年度“贵州省优秀画家”称号。

    其作品《老夫老妻》入选《丰域西南》吾土吾民油画邀请展;作品《雷鸣龟松口》入选“留存的记忆——贵州古村落文化的视觉再现”美术作品赴俄罗斯展出;作品《耙田》入选《美丽中国梦·多彩贵州风》庆祝建国65周年贵州美术大展;作品《分肉》被青岛美术馆收藏。

    李玉福希望有更多的苗族同胞,尤其是年轻一代,能够用画笔传承、发扬苗族文化;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做到和谐统一,用文化留住乡愁。他说:“我将尽最大努力用我的画留住苗族的‘乡愁’,让游客爱上苗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