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非”吃空饷的潜规则该寿终正寝了

02.07.2014  18:42

2007年,在一次领导谈话后,45岁的陈景云成为一名“改非”干部(由领导岗位调整为非领导岗位),正式加入到当地“吃空饷”的大军中。与其他享受这一特殊“待遇”的基层干部有所不同,陈就此开始了他长达7年的“自首”之路。“这些年我‘诈骗’了国家20多万元钱”,“我希望上级能针对我的问题,依法依纪先从我查起。处理零陵区一百多个单位、770多人的‘吃空饷’问题”。针对陈景云自检的“罪行”,当地迟迟没有做出“处理”。(7月2日《北京青年报》)

改非”,这是以前很多基层地方政府对于一些临近退休以及家庭或者个人情况特殊的领导干部实行的一种带有“关怀”性质的政策,即现在的领导岗位空出来给准备提拔任用的人,把“改非”的干部调整到一些没有什么实权但是还能挂名享受待遇的企业或者非关键部门上,或者干脆就让你退休休息,但是工资奖金福利,和在单位上班的时候没什么两样。

这样的安排对于一些没有什么仕途追求的人来说,可能求之不得,很乐意回家颐养天年或者干第二职业,但是对于一些还想继续进步的人来说,无疑是宣布了自己的政治生命的“死刑”,所以很多人也对这样的安排不满意,但是像陈景云这样七年如一日的“自首”和举报自己以及吃空饷的同僚,还是很罕见的,毕竟自己也是体制内的一员,而且也在享受着体制弊端带给自己的利益,这在很多人看来属于“自己给自己过不去”,是“脑壳有毛病”。

但是我们翻检陈景云的简历却能够发现,陈之所以如此坚韧,甚至向自己的利益开刀,是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的。作为一名曾经参加过法卡山战役的老兵,一个从最基层的大队书记干上来的干部,陈景云几十年来深刻感受到了基层干部风气变化以及各种政策在基层的演变,对一些他看不惯的社会现象也是嫉恶如仇,养成爱管闲事的毛病,甚至这“闲事”事关自己的利益,也毫不犹豫的管,这其实正是一个共产党人身上最可宝贵的品质,但是就是这样的品格坚守,却让本身已经命运多舛的陈景云一再遭受挫折和打击。

其实陈景云所反映的吃空饷的问题之前在全国各地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这已经成为各地人事制度安排的一个“潜规则”,因为编制有限,各地科级干部的岗位数是一定的,为了让更多的后备干部能尽早“提拔进步”,所以一些地方规定科级干部四十五岁左右就可以内退或者“改非”,让出职位给年轻人,但是可以给与待遇保留,甚至可以到一些区属企业挂职,拿不菲的补助,这既是制度福利,也是“提早回家”的补偿,因为提前失去了权力,所以用物质来补偿。

对于这种做法,如果严格按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公务员管理条例》的具体规定来衡量,地方政府的这种“人事安排”都是违反上述法规的,但是因为各种“实际的编制困难”,这种吃空饷的做法在一些地方曾一度由“潜规则”变成了“明规则”,好在新一届政府在地方政府人事制度安排以及干部作风建设方面频频发力,一些地方的吃空饷问题已经得到遏制和改善,但是也不排除有些地方因为解决这个问题要触及太多已经内退多年的领导干部的利益,再加上现有编制不够,所以会出现不愿意改和“拖字诀”应对的现象,对此,建议可以利用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的契机,加强领导干部教育和群众监督举报,一举解决这个问题。

陈景云向自己开刀的做法纵然悲壮,但是毕竟他用自己的坎坷命运和举报自己的“荒唐”做法证明了一个问题:“改非”吃空饷的潜规则应该可以寿终正寝了。(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