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演绎下的“魅力松桃”大发展观察

23.03.2015  13:18

城景一体 文景一体 业景一体

——深化改革演绎下的“魅力松桃”大发展观察

    新华网贵州频道3月23日电 “寨英滚龙滚得让人眼花缭乱、万亩黔东草海让人游得流连忘返……苗乡松桃当真是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处处是景区、处处有看头!”很多来过苗乡松桃的外地人都发出这样的感叹。

    紧紧围绕山水园林城市的发展定位,松桃立足打造“神奇苗乡·魅力松桃”品牌,深化文化旅游领域改革,加快打造城景一体、文景一体、业景一体“三景合一”的宜居、宜业、宜游的聚集民族文化旅游元素的一座城市综合体。

     城景一体

    步入县城内九龙大道经蓼皋镇粑坳村处的九龙湖景区,车辆穿梭、机器轰鸣,火热的施工现场凸显了该县城景一体大建设场景。

    据悉,松桃县城九龙湖景区规划区由古城文化休闲区、苗族文化体验区、生态休闲度假区、康体疗养休闲区、商务会议展示区和自然生态浏览区等六个区块组成,项目用地面积3.06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2.46平方公里,水域面积0.6平方公里,项目总投资23亿元。

    九龙湖景区的大建设,是该县深化城景一体化改革演绎城景互动发展形成“魅力松桃”的点睛之笔。

    推进城景一体,把城市作为景区来打造,这是该县实施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按照规划,在2020年前,该县将着力打造城景一体、城在景中的山水园林旅游城市,建成云落屯公园、滴水岩植物园、观音山公园、飞山董公园、文笔塔公园、西朵公园、文山亲子公园等7座公园和打造镇江河、道水河、南门河、枇杷河、平头司河、大树湾河等5条河道景观,形成“七星耀松桃、五水汇金龙”的城市景观格局,目前已完成城南松江公园风光带及一江两岸景观工程建设。

     文景一体

    鳞次栉比的苗家吊脚楼,轰动海内外的苗家上刀山、下火海、花鼓舞、八人秋等民间绝技文化,具有浓郁民族文化内涵的苗家织绵、刺绣、银饰等令人耳目一新,大开眼界,这就是松桃八景之一、人称“响水泉飞”的响水洞。推行文景一体改革的响水洞,已先后接待过日本、美国、韩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内外专家、学者游客千余人次,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知名媒体多次前来拍摄专题片深入宣传。

    该县加快文化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用活“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民间绝技文化之乡”“贵州花鼓艺术之乡”等六张文化名片,把佛教文化、生态文化、滚龙文化、绝技文化、花鼓文化、自然生态文化、战争文化、民俗文化、悬棺文化、苗族特色工艺文化等与景区进行深度融合。同时还坚持把松桃特色文化元素符号注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实现民族特色文化与美丽乡村一体化发展,切实打造精品村、景观带、整乡整镇等点线面相结合富含民族文化内容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成了100多个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美丽乡村,形成了“农家山庄”型、“田园风光”型、“精品小区”型、“农村公寓”型等一大批既有文化内涵文化符号和产业支撑、又有观光旅游价值的美丽乡村。

     业景一体

    规划建设总投资5.29亿元的正大现代高效茶叶产业园区,按照“新型生态茶叶集聚的核心区、乡村渡假和休闲观光的旅游区、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标准化生产的样板区、先进科技运用的展示区、机制体制创新的试验区,新型农民的培养区、农民增收致富的先导区”的“八区”标准来建设,并把苗王城纳入其中,大大增添了景区活力。据悉,仅今年春节期间,该园区就接待游客达12万多人次,门票收入400多万元;餐饮、小吃、工艺品、土特产销售等综合收入3000多万元。

    盘石园区在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打造集生态环保、优质高效、产业集聚、种养循环、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示范园区。松桃(长兴)园区规划之初就设置了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功能区。后发崛起的普觉园区配套建设七香园休闲景区,包括茶海观景平台、湖泊景区、展销中心、茶博广场、旅游接待服务中心等。该县在各园区组建经营管理机构,负责整体开发、包装、宣传和推荐园区休闲旅游产品,逐步建立起现代农业园区景区经营管理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加速园区旅游步伐,促进业景一体化发展。(刘振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