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释放新活力 发展迎来新生机

10.02.2015  16:35

  一年来,我省文化改革发展的大事多、喜事多:从苗族歌舞剧《仰欧桑》等4部作品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到全省布局3万多个“道德讲堂”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省“十大文化产业园”、“十大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到推进广电网络、出版集团公司加快筹备上市步伐……

  盘点2014年我省文化改革发展工作,你会发现,全省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深化转企改制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积蓄发展动力文化体制改革纵深推进

  这一年,文化体制改革纵深推进。

  我省立足贵州实际,突出民族文化的特质和优势,把握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切实解决改革发展难题,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积极成效。

  在大量的前期调研之后,我省制定出台了《贵州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及《贵州省文化体制改革专项小组2014年改革实施分工方案》,对深化改革作出系统安排。

  以促进文化发展为目标,倒逼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我省以省直六大文化集团公司为重点,进一步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内部经营管理机制,推进广电网络、出版集团公司加快筹备上市步伐,积极指导推动我省国有文化企业与省内外实力较强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合作,不断做大做强。通过整合省内重点新闻网站资源,组建成立多彩贵州网有限责任公司,成功上线运行多彩贵州网。

  改革创新释放活力,文化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围绕“5个100工程”抓好文化产业项目策划规划,重点推动省“十大文化产业园”、“十大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已建成使用4个,大部分项目实现开工建设,投资突破300亿元。

  加快推动多彩贵州品牌研发基地建设,做大做强“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当前,多彩贵州品牌研发基地一期主体工程已完成投资2亿元,实现10余家文化企业、机构入驻,有力推动多彩贵州品牌的市场化运作。以“多彩贵州”文化体验馆落户北京等中心城市进行“多彩贵州”品牌输出,取得实质性进展。

  强化资源整合、创新工作方式,大力推动贵州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在全国省级层面第一家出台并启动实施了《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2014-2020年)》,整合资源、统筹推进我省非遗保护发展。举办“多彩贵州”国际原生态文化大汇活动,20个国家近百支团队参与,将多彩贵州形象推向全国高端展示平台。

  凝聚“贵州力量”全方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一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渐深入人心。

  我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坚持在亮化上下功夫,切实做到载体实、典型多、品牌亮。

  以贵阳孔学堂为总堂,整合各地远程教育活动室、会议室、文化活动室、乡镇文化站、孔庙等现有设施资源,建成“道德讲堂”3万余个,在全国率先实现“道德讲堂”全省全覆盖,并创造性地建设了“德师”和“宣传干部”两支宣讲队伍,组织开展活动6万余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黔中大地广为弘扬。

  全面启动实施“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在机关、在校园、在家庭、在企业、在交通等十大主题活动,扎实推进教育培训、典型示范引领、道德传播、阵地建设“四大工程”,创新开展“宣传部长上讲堂”活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学习先进,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文艺创作出精品生动讲述贵州好故事

  这一年,文艺创作生产呈现多元化格局,一大批文艺精品创作相继涌现。全省文艺工作者瞄准优秀题材、集中优势资源,讲述贵州好故事,传播贵州好声音。

  2014年,苗族歌舞剧《仰欧桑》、电影《近距离击杀》、电视剧《领袖》、歌曲《云贵高原》荣获中宣部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成为我省历史上获“五个一工程奖”最多一年。《二十四道拐》、《山那边有匹马》等一批影视精品即将推出。

  花灯剧《枫染秋渡》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剧目奖,《亚鲁王》书系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微公益·聚能量》系列公益活动被评为全国广播十大创新创优栏目。

  立体呈现侗族大歌,推出原生态音诗《嘎老》、音乐诗剧《行歌坐月》、电影《侗族大歌》,舞台剧《天婵地傩》等在国内外巡演,向全世界观众展现贵州风采。

  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文化民生奏强音

  这一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快。

  我省把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摆在优先位置,强化政府主导,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

  省图书馆、省文化馆、省博物馆和省科技馆法人治理结构试点改革积极推进。省博物馆(新馆)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一个个平台,一支支队伍,在不断拓展基层文化建设的渠道、途径和载体的同时,也让百姓的精神生活更富足。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心进一步向基层、向农村倾斜。在全省,73家城市影院,200个农民文化家园、210所乡村学校少年宫、17854个农家书屋覆盖全省,为百姓织就一张全方位、立体式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安装广播电视“村村通”设备110余万套,建立覆盖全省建制乡镇的农村广播影视“四位一体”综合覆盖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为贫困地区、边远地区百姓的文化生活添薪加火。

  改革“攻坚战”已经打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省将再接再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努力推出一批具有贵州文化特色、体现时代精神、满足市场需求的文艺精品,推动贵州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王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