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皇称愿明天就访问中国 回国时再向习近平发电

19.08.2014  16:38


教皇表示他本人非常敬佩中国人民。

  罗马天主教皇方济各8月18日结束了在韩国的五天访问,他在离开的专机上表示:如果可以成行,他明天就愿意访问中国。

   赞同阻止“伊斯兰国”暴行

  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教皇方济各说:“你问我想不想去中国?当然想,甚至是明天。”教皇还说,梵蒂冈“随时敞开接触的大门”,他本人非常敬佩中国人民。

  教皇说,他计划在明年访问美国。在被问及是否赞同美国对伊拉克发动空袭时,教皇说:“在这些情况下,我只看到了(“伊斯兰国”)不正当的侵犯,阻止不正当的侵犯者是合法的。”他表示,目前形势很严峻,国际社会必须一起做出反应。“我强调的是阻止 ,我没有说轰炸或开战,而是阻止他(侵犯者)。这意味着必须评估怎么样阻止。

  教皇透露,他曾考虑过访问韩国后访问伊拉克,但决定目前不去。“在这个时候,不去是最好的,但我愿意去。”他说。

  教皇方济各结束韩国访问返回罗马途中,再次发电报给他的座机所经国家的元首。这些国家依次是:韩国、中国、蒙古、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斯洛伐克、奥地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意大利,共11个国家。

  梵蒂冈广播电台报道称,“教皇特别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中国人民再度表达衷心的祝愿,呼求天主降福这块土地。

  几天前,教皇方济各在前往韩国时,首次飞跃中国领空,并在空中向中国民众与国家主席习近平传达祝福讯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就此事回应称,中方注意到教皇方济各的表态。中方对改善中梵关系始终抱有诚意,并一直为此作出积极努力。我们愿与梵方继续努力,进行建设性对话,推动双边关系改善进程。

   教皇重视与中国的对话

  教皇17日在韩国访问期间的讲话,也被外界普遍认为是向中国伸出友谊之手。

  当天,教皇在韩国忠清南道瑞山市的海美殉教圣地展览馆内,会见来自亚洲各区主教,并发表公开演说。教皇在演说中强调,“对话”是亚洲区各教会的本质使命,要在意识到自身的“本体性”为基础,厘清个人角色、了解天父所为及所思,敞开心胸并接受不同民族与文化,“对话”才得以开展。他表示:“对话并非单纯聆听他人所言,还得理出未透过语言表达出的经验、希望、夙愿、苦难及忧虑。

  教皇更于演说结束前公开称:“为众人利益,我希望能以开放的胸襟,毫无推迟地促进在亚洲大陆上还未完全与教廷建立关系的几个国家间之对话。

  教皇的此番讲话引起外界的广泛重视,甚至有媒体认为,这显示教皇把天主教会与中国的对话视为教会的首要工作。

  梵蒂冈作为占世界六分之一人口天主教徒的信仰中心,一直都没有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中国坚持涉及与梵蒂冈关系的“两项原则”,即第一,梵蒂冈必须同台湾断绝所谓“外交关系”,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二,梵蒂冈不能利用宗教来干涉中国内政,包括不以宗教事务为名干涉中国内部事务。正因为上述两点,中国与梵蒂冈的关系长期难以正常化。

  然而,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梵关系出现升温迹象。

  澎湃新闻此前曾报道,今年6月,香港《南华早报》报道称,中梵两国今年之内很可能就建交举行对话。7月,梵蒂冈国务卿帕罗林主教对天主教杂志《基督信仰家庭》说,梵蒂冈希望与中国当局进行“尊重对方且具建设性的对话”。

  2013年3月,华春莹针对新任教皇被选出曾表示,中方对阿根廷大主教贝尔戈里奥当选新任教皇表示祝贺。中国政府在中梵关系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希望罗马教廷在新教皇领导下,与中方相向而行,为双方改善关系创造有利条件。华春莹表示,中国政府处理中梵关系的两条基本原则是一贯的,没有变化。我们希望梵方采取灵活务实的态度,以实际行动为改善中梵关系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