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教育创新,生命教育不必在一棵桑树上吊死

18.05.2016  00:16

养蚕成风背离生命教育的宗旨

千篇一律运动式养蚕太搞笑

蚕,小时候我也养过。诚如长寿桥小学科学老师余文冲所说:“从人文角度来讲,养蚕的过程可以培养孩子珍爱生命的意识。孩子们亲身体验蚕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历程,这是生命教育很好的一课。”养蚕本来确实挺好,清代大学者段玉裁也曾称:“小学宜兴全体,文字仅其一端。洒扫、应对、进退,未尝不可谓之小学”,意指小朋友到七八岁,除了该教读书识字,也得进行洒水浇花、打扫卫生的家务劳动教育,以及待人接物的礼节教育。养蚕,脱出“分分分,是命根;考考考,是法宝”的应试教育的桎梏,当然可以包含在家务劳动教育的范畴之内。

不过,科学教育也好,人文教育也罢,又或劳动教育,那也全无必要在一棵桑树上吊死。毕竟,城市不比乡村,哪来那么多的桑叶养蚕?这下可好,千篇一律运动式养蚕,搞得“杭城桑叶贵”,奇货可居,家长给折腾得有去公园偷摘桑叶的,有辗转托人找农科单位朋友要桑叶的,有驱车四五十公里下乡搜罗桑叶的,还有在网上求购桑叶的,五花八门。

折射生命教育太过呆板

现实中许多事情就是这样,适可而止便恰到好处,一旦成风便过犹不及。即便是处处绿树成荫的农村,当群起养蚕,如果没有提前规模种植桑树,同样会面临“吃了上顿愁下顿”的尴尬局面。当养蚕成为许多小学生的例行功课时,最先遭殃的必是城中不多的桑树。其次,当蚕终于吐丝结茧后,由于总体数量太少,没有统一收购价值,许多家长不得不直接扔掉。浪费和污染不说,显然背离了养蚕所倡导的生命教育宗旨。

一项原本不失有益的举措,最后被异化扭曲甚至成为许多家庭难以摆脱的负担,这其实折射出我们的教育太过呆板,缺乏创新思维,哪怕有的创新只是举手之劳。当养蚕成为生命教育不错选择时,许多教育工作者不是由此及彼,丰富创新模式,而是不过脑地简单模仿——反正作业布置下去了,完不完得成全靠家长个人的“神通”了。

推行劳动教育不能脱离教学实际

应对教学任务不能搞形式主义

千篇一律一窝蜂运动式养蚕,其结果只能是苦了家长,还达不到教育效果。一则,没有桑叶家长还要绞尽脑汁想方设法搜罗桑叶;二则,蚕宝宝的日常料理,也是家长在忙活,甚至还有家长为了蚕宝宝长得快点,每隔个几小时就定时喂食,半夜也不拉下,定好闹钟起来的;而对养蚕没兴趣的小朋友,只是有一搭没一搭的过段时日看两眼。那这养蚕教育,究竟是在教育孩子,还是在教育家长?而于学校老师而言,这也不过是形式主义的应对了教学任务,纯属敷衍交差而已。

尊重和培养小朋友的兴趣,应势利导的发展孩子的天性,这才是教育的真谛。孩子喜欢养什么,就让养什么,只要无毒无害,难道不好吗?推行劳动教育,又何至于搞得一窝蜂去养蚕,异化成形式主义?

教学思维不能一刀切

脱离教学实际的施教方式,再好的出发点都会因为不接地气而沦为折腾。集中养蚕不过瘾,一个班养十几条几十条总可以吧?养蚯蚓不雅观,养蝌蚪养蛐蛐总可以吧?都是动物,都是生命,又何必每个学生家里都得养蚕?不同兴趣、不同喜好的学生,养不同的动物,岂不是相互间掌握的知识更多、观察的世界更大?由此可见,要让学生的知识丰富,首先需要老师的脑袋开窍。考试的分数已经够一刀切了,教学的思维还这么一刀切,这不是启智,而是图省事。

让创新精神融入日常教育

说有的教育创新只是举手之劳并非空穴来风。生命教育也罢,亲子教育也罢,同样养小动物,选择内容本可十分广泛,比如小乌龟、小鱼、小鸟等。即便养蚕,也未必非得人人都养,提倡多人共养,轮流观察,既可以满足原来的教育目标,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协作配合意识,这也算得上是一举多得。

我们常说要提倡教育创新。一提起教育创新,一些教育工作者总觉得高、大、上,高不可攀,是上面思考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事实上,教育创新并非要另起灶炉,弄得人眼花缭乱。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一句堪称教育“圣经”的名言,“生活即教育”——“教育好比是蔬菜,文字好比是纤维,生活好比是维他命。以文字为中心而忽略生活的教科书,好比是有纤维而无维他命之蔬菜,吃了不能滋养体力”。

倘以陶行知名言为镜鉴,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不妨反躬自省:养蚕成风现象中,学生到底吸收了多少可“滋养体力”的营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