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筑教育合作再结硕果 两地14所小学结成“友好姊妹学校”

21.10.2014  08:02

本报讯 10月20日,北海幼儿园贵阳分园开园仪式暨京筑两地“友好姊妹学校”签约仪式在北海幼儿园贵阳分园举行,京筑两地的14所小学结成“友好姊妹学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副主席、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陶西平出席仪式,北京市西城区教委副主任张燕军、贵阳市副市长毛有碧出席仪式并讲话。

今年1月,贵阳市与西城区签署两地教育合作共建合作框架协议;9月1日,5所西城区优质学校到我市挂牌的分校正式揭牌。此次西城区的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等7所学校,与我市云岩区第一小学等7所学校结成“友好姊妹学校”,两地学校将在教师培训、信息共享机制、学生互动等方面开展合作。

张燕军指出,西城区是全国基础教育办得最好的区县之一,此次与贵阳市开展教育合作,是促进双方共赢发展的新机遇。希望各学校充分利用资源,真诚合作,努力办出人民满意的优质学校。

毛有碧说,贵阳教育事业发展和东部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还需以更开放的姿态、更灵活的机制,吸引全国优质教育资源。与西城区的名牌学校合作,一定能促使我市基础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最后,陶西平、张燕军、毛有碧与相关领导一起为北海幼儿园贵阳分园剪彩开园。

(本报记者 罗海兰)

相关新闻:

我市举行第七期教育大讲堂

本报讯 10月20日,贵阳市第七期教育大讲堂在贵阳一中举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副主席、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陶西平作了主题为“涌动的潮流——关注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动向”的专题讲座。

讲授过程中,陶西平客观分析了当代世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他认为,世界教育改革正呈现从“全民教育”到“全民学习”、从以课程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从以能力为导向到以价值观为导向、从知识授受到创新精神培养、从信息工具的使用到教学模式的改变、从单一测评到综合测评转变六大趋势。

在对一些国家的教育模式进行分析后,陶西平指出,提高教育质量是全球教育共同的话题,中国的教育要敢于开拓创新,充分借鉴别国的优秀经验,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合作交流,促进教育水平的提升。

(本报记者 罗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