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敦操:深山农民盼建房 “背篼”干部来帮忙

09.11.2015  08:48

    新华网贵州频道11月9日电(记者向定杰 杨焱彬)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敦操乡,是“背篼干部”精神的发源地。曾经“穷山恶水”的麻山腹地,在石漠陡坡地靠土中刨食、望天吃饭。以前当地干部背上背篼,为村民捎些物资,成为拉近距离的手段。

    如今转眼三年多过去,村里都修通了水泥路,“捎袋盐、带把面”的有形“背篼”不见了,但“晓民意、知冷暖”的无形“背篼”还在延续。记者近日在当地蹲点中了解到,深山农民盼望建新房,但怎么建、建成啥样,干部和群众一样操心。

    临近下午五点,新任乡武装部部长陈明华显得心事重重。马上要到都匀市参加学习,但不放心退役残疾军人罗朝国。他喊上敦操村村主任,坐上面包车就往简塘组赶。

    车子在山间水泥路上盘旋,路的一侧是山体,另一侧是山崖。路途中,村主任梁云和告诉记者,罗朝国下半身残疾,家中有70多岁的父母亲,在五兄弟里排行老三,膝下有个小女儿,目前和最小的弟弟合住。半个多小时的疯狂颠簸后,终于来到这户人家。

    “我刚看了你家老屋那里,是个偏坡、地基不稳,你看有没有更适合的位子?”陈明华站着问。勉强坐立床上的罗朝国回答,“我就希望能在路边,有块地方可以养点鸡、种板栗。其它没太高要求,能住、不漏雨就行。

    随后,老罗的亲嫂带着我们前往他心仪的地皮上去看。一站又是半个钟头,陈明华现场和村干部算了一笔账,“这里交通解决了,但还要请挖机,一天2至3千元;另外要通电至少五千元,还有通水、建材、劳务费……”核算下来,没有十几万办不成。

    陈明华满脑子担心,“现在这家东拼西凑最多只有一万元,即使拿到指标,按最高的危房改造标准,要建好通过验收也才两万元;我建议四兄弟合资为他建,但分家后家家有困难。另外,即使干部出面帮助贷款,他恐怕也没能力偿还。

    与困难群众建房有点难的忧,相对的是斗麻村村民建房的喜。乡人大主席寇堂虎一大早,开上离合有些问题的面包车,拿上2卷钢尺,载上副乡长罗宇等人先到邻镇代化加满油。车沿着环山路绕过道道弯,穿过座座山,终于抵达斗麻村民组。“四米宽的路,比以前坑坑洼洼的烂泥巴路,好太多。

    “长12米,高9.6米”,罗宇和一名乡干部拉开皮尺测量,一名村民拿着一根8米左右长的竹竿协助,寇堂虎则在一旁登记房屋现状以及改造规模。一行人顶着烈日,就这样要对78户村民的房子一户一户比划。

    走进一户村民的家中,寇堂虎问道:“你家灶房、厕所建在哪儿?要符合要求才可以啊!”户主谢小告指给他看,还笑着说:“政府要对我们房子进行改造,我们一定配合!

    “这里只有7、8栋房子贴了瓷砖或粉了油漆,其余的房子还没‘穿衣服’。我们做的工作,就是为了编制“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计划表。”寇堂虎告诉记者,明天一大早,还要带村民到安顺参观学习,“今天晚上一定不要喝酒,明天都起早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