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扶贫润黔山

29.12.2015  11:01

 

      “是贫困,给予了我们力量;是高度,给予了我们信心;是视野,让我们开拓深耕;是网络,平坦了疆土......”这是从晴隆云头大山走出来的青年才子、贵州科学院科技与经济战略中心研究员瓦文龙的一席肺腑之言。

  贵州是全国扶贫开发的主战场,是全国扶贫开发任务最重的省份。虽然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全省贫困人口从2011年的1149万人减少到去年的623万人,但贫困人口总数仍居全国第一,贫困发生率从2011年的33.4%下降到去年的18%,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0.8个百分点。尤其全省91.2%的贫困人口、90.6%的贫困乡镇、92.1%的贫困村都处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问题已经成为我省全面小康的最大短板。到2020年实现6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现在算起,平均每年要减贫100多万,扶贫开发已经成为我省决战全面小康最艰巨的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央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为贵州扶贫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是贵州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贵州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强化全力扶贫、全面扶贫的大格局,动员方方面面力量,坚决打赢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

  2015年年末,贵州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已经在各个领域展开。在我省大扶贫战略中,文化与旅游联姻,两大领域扶贫已经成为两股新生力量,与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等交织并进,逐步推进科技扶贫、智力扶贫、经济扶贫、客源扶贫等综合性、长效性扶贫形式向纵深发展。

  本期视点,我们为您策划了一组文化旅游精准扶贫的生动实践案例,希冀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格言,借喻“贵州大扶贫”的壮阔人文视野,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让“非遗”从沉睡中醒来

  2003年10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出台,开启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旅程。12年光阴如梭,贵州城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城市、乡村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进程中,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事业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贵州自然生态保存完好,民族风情浓郁,文化积淀深厚,其清晰的民族文化烙印,浓厚的地域特色,使贵州成为一个开发潜力巨大的天然文化博物馆。蜡染、苗绣、银饰、编织、陶瓷、漆艺、剪刻绘印等,林林总总,让人眼花缭乱。

   这些生发于泥土里的东西,如今已不仅仅是山里人的普通物件,而是游客眼中的稀罕之物。创造这些稀罕物件的,正是各民族手工艺者。

   2006年首届多彩贵州“两赛一会”能工巧匠的得主韦桃花。其得奖作品马尾绣,就是她用白线将马尾密密地缠绕起来钉在布上,再用彩线在其间填绣出色彩,具有浓郁地方特色。韦桃花出生在水族聚居的三都县,她的家乡就是水族最早来到贵州的居住地三洞乡。水族文化全都与水、龙脱不了干系,有龙变人的故事和图案,而马尾绣在水族历史上就曾经被称为“龙脱皮”。韦桃花这个板告村的水族女儿、杨柳村的水族媳妇,因酷爱这极富民族特色的马尾绣而出名,并一举夺得了多彩贵州“两赛一会”能工巧匠大赛最高奖。从那时起,三都县的马尾绣就蓬勃发展起来。全县凡水族聚居的乡镇都有马尾绣产业,而被水族人称之为贵州水族文化策源地的三洞乡更是村村寨寨都有人从事马尾绣。韦桃花已经成为有数千绣工为其提供产品的水族乡村企业家,产品远销全国各地。不过如今,韦桃花正愁着怎样把手艺变成致富法宝呢。

  在黔南首府都匀有一条石板街,一溜青石板铺就,集中了几乎黔南所有的民间工艺。石板街上,常能看见一个忙碌的水族汉子身影,他就是1976年8月出生的陈贵敏。陈贵敏家从事银匠这一行已经好几代了,他爷爷就是黔南方圆数百里内有名的水族银匠,而他父亲制作的水族银烟杆至今也是陈贵敏家族骄傲的技术之一。兵荒马乱的年月,他爷爷只能躲在山洞里悄悄加工银饰。一盏小油灯上那厚厚的油垢,见证了他爷爷做银匠的辛酸和屈辱。他父亲时逢左倾思想泛滥年代,为防被“割资本主义尾巴”,也只能悄悄躲在家里加工银饰。同样作为银匠,生逢其时的陈贵敏最自豪的是“如今的政策好啊,我可以在街面上大张旗鼓做银饰了”。的确,这不仅是陈贵敏的幸运,更是全体民间艺人的庆幸。坐在大街上加工银饰的陈贵敏把家传的手艺发展得淋漓尽致,不论是衣饰、头饰,都得到了周边水族、布依族的广泛认可,南来北往的各地游客时常在他那不算大的铺位前驻足。

  吴通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多年来,她一直苦于发展要素的缺乏,企业步履艰难,与省外同等层面的大师难以同日而语。实际上,贵州还有一大批身怀绝技的“草根大师”,如国家级“非遗”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传承人吴水根、平塘牙舟陶器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禄麒等。如今,这些身怀绝技的民族民间手工艺人,正搭上致富的快车,在手艺、技术、创意、产品、市场几个要素中寻找产业链。

  为了让这些“草根大师”乃至更多有手艺的民间手工艺者汇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综合力量, 贵州不仅相继推出了旨在充分发挥工艺美术大师和专业人才作用的“星光计划”,鼓励妇女创办特色手工企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居家灵活就业的“锦绣计划”。作为“锦绣计划”、“星光计划”提升的保障、前提、主要载体的文化传承脱贫工程,以及一系列扶持传承人、民族民间工艺文化品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措施的陆续落地,更宽泛、更宽松的用人环境,将激活贵州非遗的“沉睡”状态,让非遗的价值实现最大化。

  尤其是文化传承脱贫工程(行动),拓展深化了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艺培训计划,分层次培训多层次手工技艺传承人一万人,特别要让数万户传统村落贫困农户参与传统手工艺培训,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就业人数新增上万人。同时,省经信委着力对应地培育百名市场营销人才,为传统手工艺中小企业搭建服务平台,给予重点帮扶。

  省文化厅厅长徐静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艺培训计划,是针对部分传统手工艺者的综合文化修养、设计创新能力不高,民族特色知名品牌缺失,行业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不足等问题,希望由此帮助非遗传承人群补文化修养之缺、美术基础之缺、设计意识之缺、市场意识之缺;帮助他们提高审美能力,提高传统工艺的设计制作水平,更好地将美带入作品,带进生活。

  我省文化领域的有识之士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艺在多彩贵州文化中占有重要而独特的地位,具有文化资源与经济资源的双重优势,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宝贵资源,是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融合的示范领域。他们清楚地看到多民族聚居的贵州,以民族文化元素为核心的文化生产力正在逐步释放出能量,集聚出新的业态和市场,让整天织布、绣花、打银饰的民族同胞们深居乡间同样致富。

  思想决定观念,观念引领出路。文化部率先在贵州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艺培训计划,旨在通过生产性保护,实现非遗的保护传承,非遗保护与致富百姓双赢互利,助推贵州大扶贫攻坚战。《贵州十三五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发展规划》更是将着力点放在产业化体系的建设上,计划通过3至5年,把贵州民族民间工艺品和文化产品产业打造成千亿产值的支柱产业,走向全国行业前列。

 

茶产业大有可为

  大力发展茶产业是我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后发优势的重要举措。2009年7月的中国贵州国际绿茶博览会上,省政协主席王富玉向世界各地友人郑重介绍:“世界之茶,源于中国;中国之茶,源于贵州。贵州是茶叶的故乡。

  支撑这个结论的最大依据,便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古茶籽化石”。

  1980年7月,“古茶籽化石”在晴隆、普安两县交界地被发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郭双兴教授权威鉴定,认为:这块化石形成的地质年代是在2400万年前。

  根据目前的发现和科学研究表明:世界之茶,源于中国;中国之茶,源于贵州;贵州之茶,源于晴隆。晴隆是茶的发源地。

  如果要问晴隆有哪些特色,那就太多了。有云头大山上清新的空气,有普晴林场适宜的气侯,还有“二十四道拐”这般具有悠久历史的道路。而这些,都将成为在打造茶产业园时融入茶文化中的元素。如何打造晴隆县茶文化,建立完备的经济产业,成了当下摆在眼前的一道难题。

  在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下,省政协积极组织黔西南州委州政府,以及晴隆县县委县政府多次交流商讨,决定邀请国内知名的茶叶专家来贵州考察调研,为晴隆茶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把脉。

  “晴隆这样好的原生态自然条件,如果规划不出国际一流的园区,就肯定吸引不了国内外大茶叶企业家。”省政协秘书长李月成认为。5月22日,李月成携国内各大知名专家到达晴隆,在当地进行了详细的考察调研。晴隆县将以古茶籽化石为灵魂,以“”为核心,在云头大山建立古茶籽化石博物馆,并以博物馆为轴心,在普安、晴隆两县六乡(镇)5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打造茶业园区。

  5月31日,由省政协、晴隆县政协与贵州省经济文化促进会共同举办的“晴隆古茶籽化石博物馆规划座谈会”在省政协办公厅召开。省政协主席王富玉与晴隆县领导班子、普安县领导班子,以及全国的众位专家学者一道,就古茶籽化石博物馆的规划建设进行深入讨论。

  11月3日,在晴隆县召开的“中国古茶籽化石博物馆园区”建设研讨会上,政府、企业以及各界专家就“加快建成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茶园”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

  12月20日,“晴隆古茶籽化石博物馆园区建设专家研讨会”在省农科院召开,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就古茶籽化石博物馆的规划建设进行了深入讨论。

  经过多次讨论,政府、企业以及国内各大知名茶叶专家达成一个共识,就是晴隆县适宜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人文历史是上天赐予的优越条件,要作好详细规划,把这些元素运用到园区建设中,将晴隆打造成经济、文化、旅游、生态四维一体的茶产业园区和4A级风景区。

  古茶籽化石博物馆园区规划建设,是晴隆县打造茶产业园的一步重棋,是贵州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博物馆建设作为博物园区最重要也是最先头的一个环节,李月成认为馆内应当以珍藏古茶籽化石为主,以植物化石为线索,直观而全面地展示各种茶树和其它植物的进化演变历史,让游客走进博物馆就能了解各种茶树及其它植物的浓缩演变,知道贵州自古以来就是“植物王国、植物天堂和生态之州”。

  贵州省农科院原副院长王天生觉得,茶产业是茶叶园区建设的灵魂,做好茶产业,是老百姓脱贫致富的关键。

  “观念一新,黄土成金”。依靠科技进步,观念创新,文化引领,打造晴隆乃至贵州的茶产业“升级版”势在必行。这就是当下贵州精准扶贫的生动实例。

 

乡村旅游助力脱贫致富

 

  12月24日,贵阳振旅旅游发展规划设计中心杨炯蠡院长、韩忠文规划师等一行到大黑村实地调研,与大黑村支两委进行第二次规划对接。杨院长牵头的设计团队将免费帮助大黑村进行旅游扶贫规划,帮助大黑村通过旅游扶贫,发展乡村旅游业,早日脱贫致富。

  “我们要建设一个有别于大屯堡景区的特色美丽乡村。”杨炯蠡开门见山的语调让人们看到一位宝刀未老的实干家做事的风范。现场会是在大黑村田间地头和村委会里开的,一是落实精准扶贫到户,制定扶贫计划;二是编制旅游扶贫计划,请市、区扶贫部门和旅游部门跟进,追踪落实;三是请市、区旅游部门和扶贫部门把对大黑村的旅游扶贫工作形成报告,拟出方案,上报市政府、区政府;四是请参与的省河南商会、省安徽商会、省经济文化促进会定下帮扶计划,从旅游客源扶贫、购物扶贫和培训扶贫方面对大黑村提供帮助。

  杨院长表示本次规划不是一次性工作,更重要的在于后续规划的落实实施,团队会持续10年、20年对大黑村进行帮助,促进规划内容的落实。

  11月底,第一次现场会上,安顺市扶贫办负责人表示,将旅游扶贫村寨的扶贫项目与规划团队一起进行策划与编制,争取省、市扶贫经费支持。参会的西秀区文广局、旧州镇、刘官乡政府、仙人坝村、大黑村委会负责人也明确表态,将大力支持和配合此次规划扶贫工作的进行,为规划团队提供详尽的规划资料和工作方便。

  安顺市旅游局顾新蔚局长说,此次到安顺市进行旅游规划扶贫的团队,是省内高水平、多学科、多专业、多部门的一个综合性旅游经济发展专家团队,他们的旅游扶贫团队的组织形式、创新思维、工作方法及将所带来的旅游规划扶贫成果,将给安顺市的旅游工作带来积极的示范作用。

  省管专家、贵阳振旅旅游发展规划设计中心主任杨炯蠡说,旅游扶贫工程已纳入国家的战略层面,成为旅游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这是我们规划单位的历史使命和任务,也是团队发展的战略机遇。规划团队成员要树立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敢于担当,充分整合各种资源,投入到旅游规划扶贫工作中去。

 

  这仅是全省山地旅游规划扶贫项目的一个缩影。

  11月10日,全省山地旅游扶贫暨首批38个贫困村山地旅游扶贫规划对接会上,全面启动了我省贫困村旅游扶贫工作。杨炯蠡和他的团队曾做过贵州省汽车露营及营地建设规划、贵阳市乡村旅游规划、贵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爽爽贵阳避暑用地规划等50多个文化旅游相关规划项目。此前,他通过考察走访,拟定了关于安顺市西秀区大黑村、仙人坝村旅游扶贫的构思,开启规划单位与科研单位、高校、协会、学会及商会的合作模式,让拥有文化资源禀赋的美丽乡村实现脱贫致富。

  同一天,四川非常道文化旅游创意策划公司总经理陈严寒带领团队从成都专程赶到贵阳,接手黔东南州镇远县报京乡报京村旅游文化规划帮扶项目。在陈严寒看来,规划中不仅要参照交通部门、城乡建设部门的基础设施规划,走多规合一的路子,还得通盘考虑如何将当地的软性文化资源盘活。

  大黑村、仙人坝村和报京村是今年国务院扶贫办、国家旅游局旅游扶贫试点的全国560个贫困村之一。在试点名单中,我省有38个贫困村位列其中。国家旅游局正组织全国乙级以上旅游规划设计资质单位开展“旅游规划扶贫公益活动”,编制《旅游扶贫试点村开发建设指南》。我省通过首批38个试点村山地旅游规划,将成为探索指导全省贫困村编制、实施山地旅游扶贫规划的任务,确保我省山地旅游扶贫工作有章法、有蓝图、有目标、有重点。

  今年,国家旅游局和国务院扶贫办还明确我省517个贫困村作为乡村旅游扶贫对象。我省将筛选出宜于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村寨,通过省、市、县三级旅游部门分片包干,结对帮扶,从规划、项目、建设、经营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确保“宜游则游”的村寨应扶尽扶,不留空档。

  省旅游局局长李三旗认为,中央提出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是我国目前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重要举措,要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这为我们开展文化旅游扶贫提供了理论支撑,指明了工作方向。

  “十二五”期间,我省旅游业发展成绩突出、效果明显,景区品质提升明显,乡村旅游异军突起,旅游业尤其是乡村旅游业的扶贫成效明显。预计今年全省乡村旅游收入676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19%,同比增长22%;接待人数1.55亿,占全省旅游接待人数的41%,同比增长19%;带动社会就业287万余人,受益人数超过577万人,旅游扶贫作用初步显现。

  面向“十三五”,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以“多彩贵州·山地公园”为品牌的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建成山地旅游大省,让多彩贵州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风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