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种子”在侗乡玉屏欢乐“发芽”

05.03.2019  05:50

玉屏侗族自治县的乡村舞台。新华社记者汪军摄

  新华社贵阳3月4日电(记者汪军)“吃穿住行早就不愁了,现在大家逐步重视文化生活,10分钟不到大家就集合起来了。”来自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大龙镇胜利村的54岁侗族村民吴来娣忙完手中的农活,立马来到村里的乡村舞台指导文艺队。

  玉屏县位于贵州和湖南交界的地方,流水如玉、青山似屏。

  “80%以上是侗族,他们在歌舞表演方面很有天赋。”玉屏县文广局副局长王琼说。

  玉屏县是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农村文化“种子工程”实践地,被确定为贵州省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试点县。王琼介绍,目前全县80个行政村13个社区都搭建了乡村舞台或欢乐院坝,无论白天夜晚、晴天雨天,不超过15分钟,群众就能享受便利的文化服务。

  行走在侗乡玉屏的村屯和社区,随处可见宽阔的乡村舞台和整洁的欢乐院坝。在“歌舞海洋”中,人们感受时代变迁,展望美好生活。

  “现在条件好了,乡村舞台和欢乐院坝都很方便,离家两分钟的距离,我们随时都可以排练。”街上村文艺队队长吴银珍说。不仅如此,文广局、文化站还支持音响、乐器等设备。

玉屏侗族自治县的乡村舞台。新华社记者汪军摄

  退休职工胡秋环,是玉屏县大龙镇老年大学文艺队的负责人。“一个月下来有两三场演出,春节期间几乎天天有。”她说。

  大龙镇胜利村村民李金木说,过去文艺活动缺乏,闲来无事时,村民坐在一起说“东家长西家短”,还有村民参与赌博。现在,村民一起表演,不在于专业与否,关键是大家其乐融融,让生活更加有滋有味。

  “过去,唱歌跳舞表演节目,大多是妇女参加。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男同志加入进来,村民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亚鱼乡郭家湾村“文艺红人”杨政明说。

  玉屏县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深处,尽管经济条件相对落后,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步入一个高地。“村里的文艺队不仅在贵州有名气,还到香港等地演出拿过大奖,这让我们越来越有信心。”王琼说。

[责任编辑: 栾小琳 刘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