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莫迪亚诺贵阳书店“遇冷”

16.10.2014  19:32

10月14日,在贵阳西西弗书店中山路分店,外国文学架上,没有莫迪亚诺的任何一本文学作品。同样,在书店醒目的位置,也没有摆出诸如“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选”的书架。

就在10月9日,瑞典文学院将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法国作家莫迪亚诺。不过,光鲜的诺贝尔文学奖,在贵阳的实体书店没有激起一丝涟漪。是作品难读,太过冷门?还是人们的阅读习惯早已改变?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访了市内多家书店。

2010年之后就没卖他的作品了

你说的是莫迪阿诺吧?刚巧有个人也问起他的书,我查过了,已经没有卖了。”西西弗前台店员还告诉记者,在这之前,并没有人询问过“莫迪阿诺”或“莫迪亚诺”的名字。

肖细红,是中山店的店长助理,已经在这里工作10年了。她在电脑上查询莫迪亚诺的作品销售情况。能找到的是《暗店街》、《地平线》、《青春咖啡馆》、《夜半撞车》这四本书。除了《青春咖啡馆》能搜索到2010年卖过5本,其他书都没有销售记录。肖细红解释说,一种情况是稍早的记录已经被删除了,而出版于2012年的《地平线》,很可能并没有在中山店销售过。

至于书籍较齐全的西西弗师大店,店员黄凯也说,已经没有莫迪亚诺的作品了,但近期应该会补上。贵州新华文轩罗小敏则表示对这个名字很陌生,查询过后,她说没得卖了,后期肯定会补货。

虽然莫迪亚诺得奖,不少人为村上春树感到惋惜,不过在书店,村上春树仍然是大赢家。他的作品排成一列,有《挪威的森林》、《1Q84》、《且听风吟》、《海边的卡夫卡》种种。而据肖细红所言,外国文学类作品,村上春树和马尔克斯都卖得比较好,国内的作家如韩寒、郭敬明仍然受青少年的追捧,莫言也时不时有人买。

网络时代信息量过大,读书渐少

在外国文学书架前,周刚正在随意翻书看看。毕业于湖南某高校的他,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不过遗憾的是,他也没听说过莫迪亚诺这个作家。

周刚说,毕业以后,就很少有时间看书。“今天请了一天假,完了没事就到书店逛逛。”他说自己在上大学时,还看一点书,中外文学都有。参加工作以后,想看莫言的《》,结果半途而废。“实在是没有时间看书,也静不下心来。”周刚无奈道。

问了好几个人,对“莫迪亚诺”这个名字感到十分茫然。在收银台,一位叫高凛时的客人,正要求店员找一本马斯洛的心理学著作《动机与人格》。他说,知道莫迪亚诺,不过也是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发布之后。

高凛时本科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后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主修儿童心理学。目前的阅读,主要是与心理学相关的书籍。他说,网络必定分流了一部分读者群。不过,他也谈到网络时代的弊端:“当人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的信息量过大时,接收信息的那片脑叶就会处于惰性状态,最后容易产生类似于阅读障碍的现象。

全媒体时代,阅读方式多元化

对种种现象,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俊认为,“很正常,不认识或没读过莫迪亚诺也无可厚非”。他说,莫迪亚诺的读者群,以高校的外国文学专业研究者为主,属于严肃文学中难读的那类作家。

对于“深阅读”渐行渐远的现象,他说,进行全媒体时代之后,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改变,阅读方式也多样化起来,通常选择手机、Kindle阅读器等更加方便快捷的阅读方式,去书店的人也越来越少,能够静下心来读2个小时书的人也越来越少。不过,他坦言,对这些现象无需褒贬,应顺其自然。

俗话说,读三年报纸,成为一个‘话’才;读三年书,可以成为一个专家。深度阅读固然能够提高人的素养。但在这个时代,非要让人进书店或埋头图书馆里看书,就只是一种怀旧情绪使然。”李俊说,“内容为王”,在Kindle或手机上阅读,一样可以是严肃的。本报记者 杨禹璋

延伸阅读:

不会当评委的编剧不是好作家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法国新寓言派代表作家,电影编剧,演员。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暗店街》、《夜巡》、《青春咖啡馆》、《夜半撞车》等。

莫迪亚诺于1945年出生于法国布洛涅-比扬古,母亲是比利时著名表演艺术家路易萨·库佩恩。或许是继承了母亲的艺术细胞,他的艺术天赋不仅表现在小说创作上,还在电影界大放异彩。1973年,他与新浪潮电影的开山鼻祖,著名导演路易·马勒合作,创作了电影剧本《拉孔布·吕西安》,一举夺得第47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大奖。2000年,他在第53届戛纳电影节上担任评委,华语电影在当届戛纳收获颇丰。他还与著名导演让-保罗·拉珀诺一起创作了电影剧本《一路顺风》,在法国取得了不俗票房。不仅如此,莫迪亚诺还出演电影角色,在拉乌·鲁兹导演的电影《犯罪家谱》中扮演Bob一角。可以说,他是作家中最会演电影的,又是电影界最会写小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