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花开别样红 开阳县文明创建纪实

04.08.2015  18:41

    新华网贵州频道8月4日电  公交车站,一群学生排着队等候公交车;红绿灯旁,一群行人正在等候过马路;夜晚,宽敞的大街到处灯光闪烁,县城变成了“不夜城”,夜晚的环湖,市民随着音乐的节奏跳起了广场舞。

    曾经的古开州正在悄悄发生变化:道路越来越宽敞,交通越来越便捷通达;花草树木越来越繁茂;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机关效能逐步提高,办事越来越方便……

    “如今的生活不像以前那样只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要满足精神生活的更高需求了,处处干净整洁优美的休闲广场让我们有了休闲玩耍的好去处……”近日,前来开阳环湖新区散步的刘倩老师如是说。

    群众的文化生活环境体现一座县城文明创建的结果。据了解,开阳县创建文明县城始于2003年,当时只着眼于打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味,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以打造全省一流的山水园林县城为目标,通过旧城改造、新区建设和优美乡(镇)建设“三轮驱动”,全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和现代化建设。2007年,开阳县结合实际,提出了“创省级文明县城”、“创国家卫生县城”、“创全省园林县城”的“三创”工作目标,以抓认识、抓基础、抓亮点、抓氛围、抓落实的“五抓”促“三创”工作;2008年,开阳县荣获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先进县称号。2010年,开阳县以贵阳市提出的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协办2011年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简称“三创一办”)为载体,着力抓好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文明示范以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市民素质。2012年,开阳县被命名为2009-2011年度“省级文明县城”。

    文明无止境,创建在路上。2014年,开阳县提出“两创建一提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决策,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指挥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和一名副县长为专职副指挥长的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创文”、“创卫”和“多彩贵州文明行动”工作,明确县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要求,实行“县主要领导随机抽查、县分管领导每月抽查、县‘两创建一提升’工作小组每月巡查”机制,制定了开阳县“两创建一提升问责办法”,明确专人负责“两创建一提升”工作。

    今年年初,开阳县制定下发《开阳县精神文明建设及创建文明城市常态考核方案》,从1月份开始,对全县各机关单位和乡(镇、社区)实行常态考核,每月开展暗查考核工作,实行“红黑”榜公示制;狠抓责任包保制度化、网格管理经常化、野广告清理市场化、全民创建常态化,实现创建工作新常态。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带头包保区域,充分发挥领导的示范作用,在“学雷锋活动日”等重要节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大力开展公益广告宣传活动、积极推进“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活动,扎实开展“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推荐和学习宣传活动等,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创建工作全过程,全面提升市民素质;加大宣传、营造“创建”工作浓厚氛围;加大日常管理和督查力度,形成了县“两创建一提升”工作小组统筹,县文明办、多彩办、爱卫办联动,多家单位配合、齐抓共管的格局,推进全县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管理工作。截至目前,督查、通报、整改相关问题2000余处。

    与此同时,开阳县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提出开展“涉及民族民间节日文化、社区广场文化、大型旅游文化体育等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的主题活动60余项,引导群众文化活动逐步升级,成为吸引并满足群众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同时也为群众送上一道精神文化的大餐,让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开阳变美 、变亮了!”市民杨先生说。据悉,自2012年以来,开阳县委县政府累计投入6亿元用于推进“创文”、“创卫”和“多彩贵州文明行动”工作。仅2014年至今,先后投入了约1.2亿元用于县城的美化、亮化、净化工程。市容市貌更加有序、环境卫生更加清洁、出行环境更加顺畅、群众满意率更高。赶场天大街上看不见拥挤的马路市场,从街面大道到背街小巷,网格化的卫生与秩序治理、管控让开阳县城处处呈现出干净、和美的景致,市民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处处彰显一座县城的文明。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创建文明县城的历程中,开阳县先后荣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先进县”、“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等荣誉称号。2014年10月和12月通过了国家卫生县城暗访和技术测评。在今年的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开阳县获保留省级文明城市称号,47家单位获得省级文明单位、文明乡(镇)、文明村称号,38个单位和村镇获文明创建先进单位、先进乡(镇)、先进村称号。今年全省上半年“多彩贵州文明行动”考核中,开阳县以98分的成绩,在全省39个一类县(市、区、特区)、在贵阳市均排名第一。(李培远 杨汝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