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特洛夫斯基雕像在清华大学揭幕

23.09.2015  18:51

人民网北京9月23日电(乔梁) 9月22日上午,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雕像揭幕仪式,在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隆重举行。奥斯特洛夫斯基雕像由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大学与俄罗斯雕塑家格利高里·波多茨基共同向清华大学捐赠。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邓卫、俄罗斯驻华大使安德烈·伊万诺维奇·杰尼索夫、莫斯科大学国家行政学院院长弗拉基米尔·利沃维奇·叶廖明、雕塑家格利高里·波多茨基、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邓景康等出席仪式。仪式由社科学院党委书记史志钦主持。

2015年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经典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二战最激烈的时候,被改编成为电影,在当时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奥斯特洛夫斯基成为了二战的胜利者。此外,由于2016年被定为俄罗斯文学年,杰尼索夫大使还向清华大学捐赠了多卷版的《伊万雷帝编年史》,清华大学师生也将自己的作品赠送给大使。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邓卫在揭幕仪式上首先对参加仪式的各位嘉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真诚的感谢,向格利高里·波多茨基高超的雕塑技艺表示致敬。他指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是青年人的人生教科书,在中国家喻户晓。邓书记强调,在当前全球化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迫切需要创新和改革,清华学子应培养刚毅、严谨、坚毅的品格,为社会发展注入活力。邓书记希望可以延续清华大学与俄罗斯顶尖大学之间的合作,为两国之间友好交流与合作做出更大贡献。

俄罗斯驻华大使安德烈·伊万诺维奇·杰尼索夫在致辞时表示,今年俄罗斯和中国都举办了纪念战争胜利70周年的盛典,两国领导人都互相出席了各方纪念活动。2015年是中俄友好交流年,2016年是中俄媒体交流年,希望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

奥斯特洛夫斯基雕像的作者格利高里·波多茨基着重强调了青年人的问题。他提到,现在培养什么样的思想,以后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奥斯特洛夫斯基关于青年人教育的思想在当代有很重要的意义。中国吸取了苏联和全世界的精华,是唯一重视青年人教育的国家,未来必将强于世界。

揭幕仪式后,杰尼索夫大使还在雕塑家格利高里一行人的陪同下参观了图书馆四层展出的格利高里的《如此女人》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