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评:不腐败慌什么

26.01.2015  19:36

    2014年,“反腐”成为年度热词,作为北京市纪委书记,叶青纯在两会上也当然成为了代表、委员和媒体竞相追问的热点人物。24日,在石景山团参加审议的市人大代表、市纪委书记叶青纯接受记者采访,当被问及“有评论说,目前官场腐败的存量呆账比较大,官场人心惶惶”时,叶青纯表示,如果说“人心惶惶”,那本身就有腐败行为,要不然慌什么呢?

    自打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体制内“公务员不好当”、“官员是高风险职业”的抱怨之声便不绝于耳;打虎灭蝇的“动真格”反腐业绩,更让官僚阶层为之唏嘘震颤,尤其是随着反腐由个案惩处到对塌方式、系统性、家族式腐败的深挖细究,用“人心惶惶”形容官场的忌惮心态或并不为过。

    不过,叶青纯一句“不腐败慌什么”的据理诘问,却直击了问题的要害,也道出了官员对人生的一种“自信”境界。正所谓“何以解忧?唯有不腐”。

    常言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官员的权力是人民给的,身居号令人马、掌管资源的显尊高位,无非是被党和政府赋予了更大的服务社会的责任与希冀,拥有了更多为党分忧、为民谋利及彰显其人生价值的机会与条件,何来那么多借机敛财、庇佑家人及沉湎声色犬马等私心杂念?

    果真是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干干净净为官,又何以面对零容忍的高压反腐而心神不宁、慌慌如也?“人心惶惶”,除了做贼心虚的缘由,恐难再有他解。

    也许,终日里忙于官场来往、追逐功名利禄的贪腐官员,真的是身不由己或当局者迷,无瑕顾及对阅历的回眸、人生的思辩及价值的评估,只有当因东窗事发而翻身落马或身陷囹圄时,才能真正得“”对“该不该”、“值不值”等人生话题扪心自问、虔诚思过。君不见“算账”、“遗憾”、“悔恨”已成入狱贪官们的习惯性心理轨迹。

    云南永善县墨翰乡党委书记陈勇因受贿225万元获刑14年。他在忏悔书中为自己算了“经济账”:现在年收入4万多元,且逐年上涨,按再活40年、年平均收入7万元计算,将来国家要发280万元给我,比我收受的贿赂多得多。触犯法律不仅让我因退还全部贿赂而“竹篮打水一场空”,且经济上至少损失280多万元。

    被判有期徒刑14年的河南西平县原县委书记(副厅级)王廷军,更是以“算算事业账、经济账、亲情账、名誉账、健康账,感觉得不偿失”而为官员群体现身说法,只可惜悔之晚矣。

    其实,贪官们在伸手捞钱时,并非没有“如意盘算”,只是这种“盘算”建立在“神不知鬼不觉”、“行贿人不会供出”的侥幸和“下半生荣华富贵”的梦幻之上。“不腐败慌什么”是一种饱含自信、踏实、无悔和幸福的人生境界。官做多大算高,钱敛多少算多?为贪慕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钱财而贻害官员的前程、自由和幸福,不值。成就官员无怨无悔、气定神闲的无悔人生,需要守得住清贫、抵得住诱惑的“不想腐”正气与雅量。(张玉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