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评:“回家过年”与“过年回家”

29.01.2015  18:36

    进入腊月,关于“回家过年”与“过年回家”的对话就多了起来。

    之所以把“回家过年”与“过年回家”分开说,是因为二者有些许不同。

    “回家过年”强调的是空间,“过年回家”强调的是时间。

    比如有人问我:“在哪过年啊?”我说:“回家过年。”“过年回家吗?”“还没定呢。

    “回家过年”图个热闹,“过年回家”图个安慰。

    过年了,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热闹非凡。哪里最有年俗,哪里最有年味,家乡最有发言权。然而对于有些人来说,过年连家都回不去,团圆都不可求,热闹更成了奢侈品。

    出息了,离家却远了;工作了,回家却不由自己了。于是回家的计划一拖再拖,回家的行程一再搁浅。日复一日,“最迟过年回家”;年复一年,“明年过年一定回家”。

    在外的游子对过年寄予厚望,家乡的父母盼着早点过年。就这样,过年寄托着思念与牵挂,回家更是给自己与家人以安慰。

    “过年回家”需要运气,“回家过年”需要“勇气”。

    看过电影《人在囧途》的人都知道,过年回家是需要运气的。

    决定过年回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老板同意了、工作可以放得下了等等。但最关键的是,你买到过年回家的车票了吗?

    一旦决定了回家过年,是需要勇气的。最近有首歌火了,有个观点也火了。过去是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现在是有脸没脸,回家过年。

    过去回家前要攒票子,现在回家前要攒面子;过去回家算票子,现在回家顾面子。对混得不好、尚未婚嫁者而言,回家过年往往要经历“痛楚”、遭遇“打击”。面对七大姑八大姨的盘问,你是否会败下阵来?面对相亲者的轮番上场,你是不是还能保持微笑?

    其实,过年的意义在我们心中非同寻常:它充满温馨,饱含深情;它带着甜蜜,携着幸福;它预示希望,给人力量。所以不管“回家过年”还是“过年回家”,我们都不该纠结与徘徊。

    其实,票子挣再多都不如拥有一个温暖的家,面子攒再多都不如拥有关心自己的父母。所以无论“过年回家”还是“回家过年”,我们都没必要无奈与失落。(马若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