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石头缝里蹦出“金羊倌”

27.02.2015  18:09

    新华网贵州频道2月27日电(记者齐健 李平)周密是土生土长的贵州绥阳县人。他两度外出打工,又两度返乡创业。凭着一股倔劲,他带领村民在大娄山脉的一片荒山上建起“云上的羊舍”,甩掉了“贵州省一类贫困村”的帽子。

    吃苦,为了明天的甜蜜

    羊年的这个春节,40岁的周密与800多只山羊一起度过,多了几分清冷寂寞。

    1993年,读高二的周密因贫辍学。“当时全村就我一个高中生,父亲拼命攒钱供我上学。看到他的艰难与无助,我决定休学。”周密说。

    于是,18岁的周密远赴广东东莞打工。

    2000年,周密带着外地女朋友回家过年,在村里引起不小的轰动。更让村民想不到的是,这个叫汪元平的姑娘留下了。此时,村里不通电,到镇上赶集要走近5小时。

    恰逢春节,时任黄杨镇党委书记的张国华走访周密的父亲——老党员周光模,“闲谈中我发觉周密很有想法,鼓励他留在家乡发展。”张国华说。

    当时周密在东莞每月能挣3000元,是去是留,让他两难。关键时刻,父亲一句“钱是挣不完的”的话,让他留了下来。

    周密带领村里300多人抡锄头、扛簸箕,利用两年农闲,把通村路拓宽到2米多,但土地贫瘠,吃饭还成问题。

    2003年初,他投入4万多元积蓄养殖牛羊。然而当年暴发“非典”,牛羊肉价格持续走低,投资基本上打了水漂。

    出去,为了更好地回来

    “第一次尝试失败,家里开支难以为继,逼着我又一次出去。”周密说。2006年,他与妻子再赴东莞的一家餐厅打工,两人每月能挣8000元。

    2008年,周密回家过春节,返乡创业的想法又一次被唤醒。他与18户村民协商承包下6000余亩荒山。

    平均海拔1500米的荒山上,除了杂草和灌木,就剩石头。周密却看准了高山草地养殖的潜力,把打工积攒的12万多元拿出来,修圈舍,买羊羔。

    周密和汪元平砌起一人高的砖墙,搭上竹片和茅草,便住下了。2009年冬天的一场大雪压垮了屋顶,两口子在雪堆里熬到天亮。

    大家都巴不得要逃离的地方,他却又一次回来创业。有的村民说他是个疯子,渐渐地“周疯子”的名声传开了。

    周密却不在乎,他拜师学艺,摸索养殖技术。挺过创业最艰难的阶段,他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又从山脚引来水和电。

    倔强,石头缝里生“金子

    2011年开始,牛羊肉价格连年攀升,一些村民想搞养殖,但没钱投入,周密便发起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把30斤左右的小羊羔分给贫困户。等羊长大后,30斤还本,增值的部分合作社和村民三七分成。

    村民郑德财告诉记者,2013年,他租养了40只羊,按分成方式拿到了3万多元。

    2014年,合作社羊存栏量2000多只,卖掉600多只,挣了50多万元,养殖农户人均收入近4万元。在合作社示范带动下,全村有30多户养起了羊。

    从两次外出打工又两次返乡的“周疯子”带回一个媳妇开始,村民们的日子就不一样了。

    如同温顺的山羊在崇山峻岭间觅食的精神一样,言语温和的周密夫妇俩都有一股倔劲。“摆脱贫困,需要勇气,也需要倔强。”张国华说,周密是个有想法、有担当的汉子,能够在艰苦环境中带领群众一起致富。

    2014年,周密所在的茶树村农民人均纯收入6400元,摘掉了“贵州省一类贫困村”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