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有了新过法 成都市民越来越爱听名家摆龙门阵

19.06.2016  06:47

王嘉陵为读者解密古籍善本

泛黄的书页、竖排的繁体字、历史的沧桑感……一本本古籍善本的背后,往往都蕴藏着无数的故事。昨日,四川省图书馆研究馆员、省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嘉陵做客成都图书馆“读城”系列讲座,为现场古籍爱好者解密古籍善本,让读者大饱耳福。记者采访中发现,如今,“周末去哪听文化讲座”已成为我市文艺青年们最新的打招呼方式。从成都画院的“画院论画”到永陵博物馆的“永陵文化沙龙”,再到成都图书馆的“读城”,成都文化机构为市民呈上了越来越多的特色文化讲座,受到市民热情追捧。今日起,本报特推出“聚焦成都文化讲座热”系列报道,带领读者了解成都文化讲座的新变化、新气象。

环境布置用心 读者感叹“太巴适了

昨日,经过精心布置的成都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览室座无虚席。阅览室内,轻柔的音乐四处回荡,鲜花的芳香扑鼻而来,王嘉陵为读者带来了一场解密古籍善本的讲座。王嘉陵说,古籍善本大部分都藏于博物馆或图书馆,它们的创作、出版、流转、保存、修复的故事,可能远比古籍善本本身的内容更加精彩。见读者好奇,王嘉陵笑着举例说,比如明末清初的画家陈老莲所画的《水浒叶子》,是极负盛名的版画杰作,作品中的绘、刻可用“巅峰”来形容,历来的文人雅士,特别是美术家、版画家及版画史家,都难得一睹其真容。上世纪70年代末,时任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副馆长的王贵忱把《水浒叶子》赠予了李一氓先生,可是之后的30年,这部作品却不知所踪了。“为什么会这样?”有读者抛出疑问。王嘉陵解密道,原来,李一氓生前将《水浒叶子》捐赠给了四川省图书馆。2009年,四川省图书馆参与国家珍贵古籍评选,特别推荐陈老莲的《水浒叶子》进行古籍再造,最终让这部作品成为了《中华再造善本》的当选之本,也让更多的读者得以欣赏到这本奇书。

听了王嘉陵的讲座,不少读者感叹:“原来古籍背后还有这么多故事!”此外,读者对此次讲座的环境也赞不绝口:“‘读城’讲座不仅内容丰富,而且环境布置得很舒适,这一点都不像在听讲座,而是像在与专家摆龙门阵,太巴适了!”

量身定做内容

文化讲座形式创新多

最近,成都的每个周末几乎都有各类文化讲座。除了成都图书馆的“读城”讲座之外,成都各大文化机构也在文化讲座上大做文章,比如在文化讲座形式上求新求变,让成都的文化讲座来了一次集体“大变脸”。从画院、博物馆到综合文化站……成都各大文化机构纷纷站在市民的角度,为市民量身定做文化讲座内容。不管是音乐、绘画,还是文学、艺术等,精彩纷呈的文化讲座,给市民带来了更多的文化享受。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画院最新改版的“画院论画”,大打混搭跨界牌,该讲座结合书画主题,让各艺术门类进行混搭,擦出了全新的艺术火花。例如,该讲座曾邀请著名画家叶瑞琨与川剧名角陈巧茹跨界合作,为观众呈上了一道书画与戏曲对话的跨界好戏。再如在书法与舞蹈混搭讲座中,书法家与舞蹈演员进行跨界对话,让观众了解到“鼻尖上的舞蹈”,感受书法的韵律美。此外,永陵博物馆推出的永陵文化沙龙也别具特色,该沙龙结合永陵特色文化,致力于推广音乐与诗词文化,周啸天、孙贤储、邢小于等名家曾相继做客文化沙龙,与文学、音乐爱好者面对面。

周末文化赶集

讲座文化大餐任你选

成都的文化讲座这么多,你想去听吗?为了方便读者听讲座,记者提前打探到了成都最新的文化讲座资讯。在接下来的周末,古琴摄影名家将为市民带来一道道文化大餐,让大家来个“周末文化赶集”。

在手机如此普及的今天,人人都可能成为摄影家。今日下午,摄影师王晓龙将在石羊街道府城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为市民主讲手机摄影全攻略,带领市民走进手机摄影的奇妙世界。下周六,著名摄影师赵秀文将做客成都画院“画院论画”,为市民解读当代摄影作品。

最令人期待的是,下周日,一场独具匠心的古琴雅集将在永陵文化沙龙上演。古琴乐曲如何欣赏?节奏如何掌握?古琴名曲表达了什么?在这场雅集中,古琴名家将为观众边演边讲。届时,郑光荣、喻文燕、张婷婷等古琴名家将悉数登场,在张雷虎等笛箫名家的伴奏中,古琴名家们将为观众展现《流水》《普庵咒》等古琴名曲的魅力。此外,郑光荣还将现场讲解古琴欣赏技巧,值得期待。本报记者 王嘉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