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地心180米 习水天坑7日跨界科考发现罕见物种

13.09.2016  14:38


习水科考最后一天,探险队员在考察双龙天坑。 赵揭宇 摄



双龙天坑下的溶洞。 赵揭宇 摄


专业科考一组,全程跟随专家参与本次科考。


图由科考队员摄红外相机拍下的林麝,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名录。


红外相机拍下的红腹角雉,被列入世界濒危鸟类名录N级。



红外相机拍下的豪猪,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9月12日,随着科考探险队探访习水县双龙乡天坑宣告结束,“美丽中国·跨界科考”——“探秘鰼国故里·守望王者归来”大型生态公益系列活动第二季顺利落下帷幕。为期7天的跨界科考里,156位专家和媒体组成的科考队员分成4条线路,对习水进行了全方位的科学考察,发现了多种罕见的物种,其中包括全球仅有4种,中国仅存2种的虾藓。


9月12日是科考最后一天,在贵州洞穴协会遵义分会组成的探险队的带领下,专业科考组1、2线并线考察双龙天坑(天坑直径达120米、深达180米,底部有洞穴。是已知世界上第79个标准大天坑)。“这个天坑三坑相连,挑战性很大,只有专业探险队员才能下去。”探险队负责人介绍,经过挑选后,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杨卫诚博士是唯一被允许跟随专业探险队下天坑进入洞内进行专业科考的科考队员。

洞内有新发现,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在出洞的第一时间,杨卫诚就跟大家称新发现暂时还不能定性,已经取回了样本进行深入的研究。据在洞口参与调查的专家介绍,垂直的岩壁上长满了茂密的各类植被,巨大的蕨类植物出奇的茂盛,还有岩壁四周布满的上百个蜂窝状的石窝,都需要专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据悉,7天的科考活动,科考专家先后采集了泥炭藓、虾藓和峨眉含笑等植物样本,发现了红点齿蟾、棘蛙、华吸鳅等水生动物,在保护区内发现了黑熊、豹猫、毛冠鹿、林麝等保护动物。

据介绍,“美丽中国·跨界科考”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中国国家委员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贵州省林业部门等共同主办,得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自然基金会等机构支持。第一季于去年11月在石阡县举行,第二季昨日在习水完美落幕。

记者手记

科考考的是毅力和耐心

3.3万步,手机计步器上的这个数字,是我参加习水跨界科考第三天徒步23.5公里留下的记录。

从9月6日科考启动时,习水就始终阴雨绵绵,第一天我们身着雨衣步行了8公里,第二天寻找华南虎踪迹,在没有路的山林中往返又是20多公里,加上第三天溯溪徒步,三天时间里我们步行的步数达到了50公里,到9月12日科考正式结束时,7天时间里,我们的足迹遍布了习水的每个角落,每个队员的步行总里程都远超100公里。

这种需要毅力和耐心的高强度野外工作,随行的不少媒体同行纷纷都喊吃不消。

自然我也不例外。

实际上,这只是野外科考的一个缩影。如果把这个数据拿去跟本次科考团团长冉景丞相比,这个数据远不足他的零头。

1992年,我刚开始寻找华南虎的时候,单次在山里最长呆的时间长达4个月。”冉景丞来自铜仁市思南县,自从干上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这个职业后,他就把自己全部的精力给了科考,而经历最多的,就是每天都在爬山。

为寻虎4个月不下山的冉景丞,在出山时,胡须已经长到了胸口的位置,原本短发的他,头发早已披肩。“老虎没有找到,自己出来就像个野人一样。”这就是“寻虎”科考专家冉景丞的真实工作状态。

而这样的科考工作,冉景丞已经坚持了20多年。

科考的这些天时间里,很多人吃过前所未有的苦,同行不少人都在摇头喊吃不消,但是每当听到有科考新发现时,不管是动物、植物,还是新物种,大家的疲惫瞬间都会烟消云散,不管刮风下雨,还是跋山涉水,每一个科考专家都是异常的兴奋,“就跟发现新大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