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3亿,明星云集,票房才勉强过亿 《太平轮(上)》缘何“ 触礁”

13.12.2014  02:06

太平轮(上)》海报

金城武、章子怡、黄晓明、宋慧乔……这些耀眼的明星加上导演吴宇森大名,投资超过3亿元的史诗电影《太平轮(上)》上映8天后,票房才刚刚超过1.3亿元。

据预测,该片票房需9亿元才能回本,可如今既不叫座也不叫好,豆瓣评分仅为5.4分,刷新了吴宇森作品的最低分数。这部被寄予厚望的“贺岁档头炮”为何哑了火?

分两部被疑“抢钱”,剧情片名不符获差评

片方宣布《太平轮》将分上下两部公映时,曾有人质疑“吴宇森是不是想效仿当年《赤壁》,分两部上映能赢得更多票房”。吴宇森回应表示,《太平轮》内容太多,甚至能分3部公映,最后不得不压缩成上下两部。

但很多观众在看完《太平轮(上)》之后都表示“感觉被骗了”,《太平轮》在宣传时曾打过‘东方《泰坦尼克号》’的口号,但片中那艘极致豪华、充满传奇色彩的太平轮仅仅出现了5分钟,章子怡、佟大为等主演甚至没有登上这艘大船,震撼的海难场面更是完全不见踪影,只是在片尾预告部分用字幕交代——下集将展现“太平轮”沉没的场景。有网友调侃“片名可以改为《太平轮,还未上》”。

兴冲冲来看一场灾难大戏的期望变成了一部旧时爱情的浪漫剧,观众巨大的心理落差成为猛烈差评的来源之一。

吴式英雄片被指老套,无法吸引年轻人群

“《太平轮》与《黄金时代》犯了同样的错误,都用小众故事瞄向大众市场。主打史诗、战争等题材的电影,在这个年轻人当道的电影市场不会太受欢迎。”电影人周铁东在网上分析认为。

南京电影人舒克则认为,像《致青春》、《匆匆那年》、《分手大师》等电影都在讲一些小情小爱,与年轻人联系紧密,票房反而大卖。而《撒娇女人最好命》、《我的早更女友》、《微爱》等影片也都呈现出年轻化、喜剧化。相比之下,《太平轮》在吸引年轻人方面有隔膜。

有影评人客观分析,《太平轮》是吴氏英雄片的另类回归方式,相当浪漫,但与时代格格不入;虽然经典,不免有些老套。

明星刷脸但戏份少,观众“数星星”频频出戏

在贺岁档电影中,《太平轮》中的明星最耀眼,除了三对情侣都是当红明星,就连配角来头也不小:秦海璐、王千源、俞飞鸿、林保怡、黑木瞳、杨贵媚、杨佑宁……但在业内人士看来,明星虽然是票房的重要保证,一部电影中出现十几个明星也并不全是好事。

有知情人士透露,影片还未开拍之前,吴宇森只定下了张震和宋慧乔,因为投资方增加,被推荐进组的明星也逐渐多起来,最后张震又临时换成黄晓明,剧本也从一对情侣变成了三对爱侣,这也导致了影片故事被拉长了不少,每个明星分到的戏份又极少,成为影片分两部上映的一个重要原因。

电影里“数星星”也让观众频频出戏,例如片中饰演嫖客的刘仪伟和刘金山,两人的戏加起来两分钟,但明星熟脸让观众无法入戏。

网络营销无爆点,微博朋友圈没存在感

业内人士分析,国内电影市场已经牢牢被80后、90后掌握了话语权,营销也更注重网络,可以说是‘得网络者得天下’,但《太平轮(上)》似乎放弃了网络营销这块阵地。

太平轮(上)》上映之前,片方曾组织了多场明星参加的媒体发布会,不过在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上,《太平轮(上)》几乎没有声响。相比之下,投资仅几千万的《匆匆那年》则利用网络炒作得风生水起,甚至锋菲恋这种轰动娱乐圈的事件也被导演张一白借用,刷爆了朋友圈。而对于《太平轮(上)》宣传发行,许多观众都表示只对公交灯箱广告略有印象。

再加上后续的排片和口碑都不佳,《太平轮(上)》上映后在网络媒体上也几乎没有反响,陷入恶性循环,进一步影响排片,票房一路低迷。 罗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