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软中带硬回击西方 西方“道德战”仍在升级

23.07.2014  18:53

               

22日,载有马航MH17航班遇难者遗体的火车抵达 乌克兰 政府军控制下的哈尔科夫。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俄将为实现全面、深入、透明的调查尽一切所能”,22日在克里姆林宫召开的俄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上,总统普京这样说。当下 美国 与西方舆论对俄施加巨大压力,指责其庇护“对击落MH17航班有重大嫌疑”的乌东部分离武装。普京表示,“我们被要求向东南部武装施加影响,我们当然会全力这样做,但仅仅如此绝对不够”。他说,正当乌分离武装向 马来西亚 移交黑匣子时,乌军却对顿涅茨克市发动猛攻,坦克冲入火车站射击,赶赴坠机地点调查的国际专家甚至不敢把头探出车窗。因此,要完成调查,基辅当局必须拿出起码的品行实现停火,起码是短期停火来配合调查。据法新社报道,在普京讲话前不久,乌内政部刚刚宣布政府军重新控制了距顿涅茨克市120公里的战略重镇北顿涅茨克。

  22日的讲话是普京连续第二天就坠机事件表态。21日,普京发表电视讲话,称有必要尽一切努力确保国际专家在空难地点安全工作,同时表示任何人都无权借坠机事件谋求政治私利。

   21日,40多名来自非西方国家的媒体记者受邀来到俄联邦武装力量作战指挥中心,总参谋部作战管理总局局长卡尔塔波洛夫与空军参谋长马库什夫在这里就MH17坠机事件向媒体做了详细说明。“今日 俄罗斯 ”电视台称,俄军方摆出包括事发时乌军在事发地点周围布防图等关键证据,对乌克兰提出一系列质疑。如为什么MH17坠毁前航线会向北偏移14公里?乌政府军的“山毛榉”导弹系统为何在事发前几日及事发当天出现重大调动?MH17坠机时,一架乌军苏-25战机为何会在距离其仅3-5公里的空域出现,且在坠机前突然转向?卡尔塔波洛夫还就西方媒体流传的一段据称是俄军从乌克兰境内撤走“山毛榉”导弹的视频提出质疑。他说,该视频显示导弹架上少了一枚导弹,因而暗示视频中的导弹发射器就是凶器。“这是造假”,他说,该视频拍摄地是克拉斯诺阿尔梅斯克,“那里从5月11日起就被乌克兰政府军控制”。

  21日,俄罗斯常驻 联合国 代表丘尔金配合军方,在安理会大厅对西方发起反击。他指责乌克兰当局造假,“甚至到安理会来欺骗”,且利用国际社会对坠机震惊之机对东部发起围剿。他敦促国际社会在调查结束前不要发表仓促结论和政治性声明,并对调查行动由国际民航机构而非如 澳大利亚 提议由乌克兰牵头负责表示欢迎。

  “俄罗斯抛出存在第二架飞机的说法是孤注一掷”,《华尔街日报》援引美国官员21日说法称,乌克兰的苏-25战机无法飞到万米高空,俄方说法是“近乎绝望的宣传”。但俄军方反驳称,苏-25早期型号难以飞上万米高空,但现在服役的新型战机可以做到,俄罗斯飞行员就可以完成,“只是需要耗费一些体力”。 “这些盒子将会揭露真相”,21日,“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总理博罗代在将MH17失事客机的黑匣子交给马来西亚军方时这样说,他同时指责基辅当局栽赃分离武装是在发动“信息战”,称分离武装已为配合调查尽了全力,同时重申,“我们根本没有击落客机的技术能力。”

  “黑匣子交出来了,但数据会不会已被分离武装篡改?”CNN22日提出此问题时称,技术专家认为,不存在这样的可能性,黑匣子的安全性很高,一旦被人篡改,调查人员会立即发现。文章说,分离武装交出黑匣子是事态重大进展,但不代表关键问题全部迎刃而解,(上接第一版) 它能告诉人们飞行员当时是否知道即将遇袭,但不能说出是谁按下了导弹发射的按钮。 德国萨克森日报》说,现在分离武装与基辅都有所谓的证据,“真相战争”已打响。

  21日,CNN公布了其对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的专访。他在采访中将MH17被击落比做“9·11”和洛克比空难,要求国际社会“做出选择”。他还强调事发时“乌克兰所有战机都在地面上”。《乌克兰真理报》称,波罗申科在采访中还表示,如果对俄的制裁没有效果,乌克兰将转向美国国会,要求给予乌克兰 北约 以外主要盟国地位,就像 以色列日本韩国菲律宾 那样。

  “我认为波罗申科应该先取信于东部地区的老百姓,让他们相信自己不会遭到镇压或变成二等公民。但从目前看,乌克兰一点让步都不想做出”。22日,伦敦前市长利文斯通对“今日俄罗斯”电视台这样说。在西方社会,这样的声音凤毛麟角。

  21日,先是美国总统奥巴马指名道姓称“普京必须证明他全力支持公正调查”,同时谴责分离武装没有妥善处理遇难者遗体,是对遇难者的“侮辱”。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22日又点名指责普京没保护好坠机现场,他宣称分离武装对现场证据进行了大规模篡改,重型机械在现场的活动“如同在拆房子”。他还说,“过去24小时普京说得不错,现在要看他做得怎么样”。法新社称,国际社会另一个愤怒点是分离武装虽然交出了遇难者遗体,但在装有遗体的冷藏列车出发前,没有举行庄严仪式。

  “安抚+咆哮”,美国《纽约时报》称普京正用这样的策略对抗西方,一方面宣称愿配合调查,让分离武装交出黑匣子和遇难者遗体,同时坚决不承认错在莫斯科。该报称,普京21日发表电视讲话时表情苍白,不敢直视镜头,明显是底气不足。该报社论指责俄罗斯不承担责任,反而质疑乌克兰军队与MH17坠毁有关,是“栽赃嫁祸”。该报驻莫斯科记者则在报道中写道,西方的谴责已在俄民众中掀起怒火,30岁的销售经理卢金娜说,“西方说要进行全面调查,为什么调查没开始就说是我们击落了飞机?我们都知道调查会是什么结果,俄罗斯会成为全世界的替罪羊”。

  【环球时报驻俄罗斯、德国特约记者 柳直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刘洋 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