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安县“民意调查工作法”促进乡村和谐
新华网贵州频道10月19日电(曾鹏)18分钟化解了5年的积怨,贵州省普安县白沙乡卡塘村召开的“村民意见收集讨论会”上,72岁的黄益飞老人拿到了已出租5年的土地租金。普安县通过开展“民意调查工作法”,干部走村入户,广泛收集民意,定时召开“村民意见收集讨论会”,让问题在基层得到解决,促进了乡村的和谐。
黄益飞是卡塘村的一名村民,在得知村里成立了民意调查工作组后,黄益飞主动找到了村里的调解员叙述家里纠纷的情况。据黄益飞介绍,自己跟小儿子刘柱江住在一起,大儿子种着自己的土地却从未给过生活费,更未对黄益飞尽到赡养责任。经过多方进行调解,但一直没有将矛盾解决。
在白沙乡召开的“村民意见收集讨论会”上,调解员向纠纷双方讲解了相关法律知识及子女对老人的赡养义务,并对双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通过调节委员会对双方深入的思想工作和现场观众的劝说,双方纷纷表示能够理解对方。随后,双方在调解员的帮助下终于在协议书上签字并现场赔款,仅用了18分钟就化解了5年的积怨。
2013年10月初,普安县开始在盘水镇、江西坡镇、新店乡和白沙乡开展“民意调查工作法”试点。一年以来,县政府真正的走到了群众中,听取民众的心声,实地解决群众中的矛盾、困难和问题,变“上访”为主动下去收集民意,建立了良好的干群关系。普安县坚持“群众的事用群众的方式解决”,不断减少和化解了矛盾产生的物质基础,更好的为民众排忧解难,使各级党委、政府及时把矛盾问题解决在基层。
据了解,普安县把基层党建工作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县乡村三级建立民意收集化解机制,通过主动进村入户收集、召开群众会、小组会,把群众意见收集起来,坚持每月组织一次“村民意见收集讨论会”,在交流中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及时解决群众生产活动中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对村级会议不能解决的问题将集中上报乡镇党委,由乡镇党委召开“乡镇党政班子与村民代表议事会”对问题进行现场解决;对乡镇党委不能解决的问题则汇总上报县党委,由县党委召开“县民意调查工作联席会”,开创了“小事不出乡,大事不出县”的群众工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