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定县:坚持不懈综合治理石漠化 加快山区发展脱贫致富

31.03.2016  16:39

石漠化的主要根源是植被覆盖度低,水土流失严重。因此,要从根本上治理石漠化,造林绿化、恢复植被是首要措施。近年来,我县就石漠化综合治理问题制定有效措施和作出了决战石漠化,造就绿生态的战略决策部署,抓住林草植被恢复这一关键,全面推进石漠化山区植树造林,有效防止水土流失,辐射带动山区群众发展种植养殖,实现致富,造福人民。

一、石漠化治理的基本情况

1.石漠化治理现状。普定县是贵州乃至西南喀斯特石漠化的典型

和山区人地矛盾最为尖锐的县份之一,生态极为脆弱、人口密度长期高居全省各县之首,每平方公里达到450余人。普定喀斯特地貌面积占总面积的84.26%,类酸盐岩裸露率高达79%,水土流失面积830平方公里,占县域面积的76%,土壤侵蚀模数达3054吨/平方公里/年,每年流失土壤90.8万吨;石漠化面积占总面积的35.8%,达39093公顷,其中:轻度14667公顷、中度16086公顷、强度8340公顷、极强度833公顷,分别占县域总面积的13.44%、14.47%、7.64%、0.81%,中度以上石漠化面积占县域总面的22.38%。石漠化平均速率为0.47hm2/km2,相当于每年有513公顷土地石漠化。

2.石漠化治理途径。自2008年以来,普定县被列入全国100个、贵州55个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县;2011年我县被列入全国200个、贵州78个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县。普定县从县情出发,遵循自然和生态规律,重点以号云河、高羊河、城关小河、水母河、南安庄小河、野鹿冲河、磨香河、石旧河、鹰子河等小流域为治理单元项目区,按照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途径,以恢复和扩大森林植被为核心、以遏制水土流失为重点、以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立体配置林草植被建设、基本农田建设、小型水利水保等工程,完成了治理岩溶面积352.74平方公里,治理石漠化面积100.98平方公里。有效地把治理石漠化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有机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实现了项目区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石漠化治理的主要成效

1.生态意识得到增强,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一直以来,普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石漠化治理,坚持不懈地开展宣传、培训,率先在全县干部群众中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增强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从1984年起,贷款建设速生丰产用林基地,先后实施了国家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和以蒙铺河小流域为重点的“3146”项目生态综合治理,2008年以来,综合实施的小流域治理项目区的森林覆盖率从7.4%提高到了26.2%,植被覆盖度提高18个百分点,年均增加6个百分点以上,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12.24万吨。全县森林覆盖率从1985年的7.5%提高到2014年的35.6%,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以上,普定县因此3次被评为全国、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单位。

2.坚持走产业化发展道路,生态经济日益凸显。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普定县逐步实现了由分散的、单一工程措施治理向集中连片、多工程措施集成配置的系统化治理。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引导、鼓励和支持农民投身石漠化治理,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城关镇陈家寨村梭筛组距县城16公里,土地总面积3640亩,其中石漠化面积达3410亩,占总面积的93.68%。多年来,梭筛人凭着坚强的意志和战天斗地的精神,创造了一个个奇迹:撬石凿岩20万吨,客土40万方,凿岩客土造地近2000亩。该地区纳入石漠化综合治理范围后,利用石漠化治理专项资金80.21万元,同时整合林业、财政、交通、农业、环保、水利等部门项目资金481.4万元。通过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着力打造核心示范点,项目区现有林地面积达到3264亩,占示范区总面积3640亩的89.67%,昔日荆棘丛生的岩旮旯,变成今天绿树成荫、生机盎然的“金窝窝”,标准桃园发展到2800多亩,年产600万斤鲜桃,总产值1500多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达1.5万元。目前,全县茶园超过3万亩,桃园超过2万亩,冰脆李超过2万亩,“朵贝”牌茶叶、“梭筛桃”地理品牌、“夜郎湖”牌冰脆李相继成为省(部)级名牌产品,生态畜牧业也得到大力发展。2014年畜牧业产值达4.8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6.2%;石漠化地区耕地亩产值从2008年以前的200元增加到今天的2000元-20000元不等,农民增收路得到拓展,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凸显,实现了“石漠化治理产业化,产业化发展生态化”综合治理之路。

3.成功探索“普定模式”,有效推进石漠化治理进程。经过对石漠化多年的不断治理、不断提炼、不断总结,成功探索出行之有效的,符合普定县情的“合作社示范带动农户、科技示范推广、土地流转经营权大户承包”的“普定模式”,有效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进程。

一是合作社示范带动农户。采取短期以辣椒、大葱、生姜、西红柿等高效农作物种植发展高效农业,长期以梭筛桃、冰脆李、黄金梨、黑樱桃、紫王葡萄等经果林种植发展特色经济。积极支持、鼓励和帮助一批有能力“靠山吃山”的企业和农民通过合理流转林地或退耕地的方式,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着力打造核心示范点,规模发展茶叶、林果等特色产业,辐射带动石漠化生态经济发展,形成了“点面结合、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普定经验”,不但保住了青山绿水,而且大大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幸福指数,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全县注册种养殖合作社248个,带动农户12400户。

二是科技示范推广。从1976年至今,普定县配合多家大学、实验室等单位,完成了《中国喀斯特发育规律典型研究》《普定县碳酸盐岩沉积相带、成岩作用与岩溶发育研究》《典型喀斯特石山脆弱生态环境治理与持续发展示范研究——贵州省普定县后寨喀斯特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发展研究》等10多项研究课题。在普定实施的贵州省首个国家重大科技项目——973项目《西南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与适应性生态系统调控》以及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岩溶山地石漠化坡耕地整治与高效生态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等石漠化科研项目,中科院华南植物所、省科学院喀斯特资源环境发展与研究中心在普定县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基地基本建成。县林业局配合南京林业大学、贵州大学、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等单位完成了《喀斯特地区困难地造林技术综合示范》《南方石漠化植被恢复技术应用示范》等5个石漠化地区造林科技支撑项目,为普定县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三是土地流转经营权大户承包。针对农业产业建设周期长、投入大等特点导致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金紧缺、融资困难等问题,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及2014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农村改革的指导精神,结合全省第五轮农村改革试验试点工作实际,普定县以土地流转经营权确权颁证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有效模式已取得一定进展。2014年7月11日,县人民政府向试点企业——白岩思源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颁发了我县第一本也是全省第一本《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证》,7月18日,该企业以土地流转经营权为抵押获得县信用联社贷款900万元;创贵州省用流转的土地经营权作抵押贷款的先河,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同年8月8日,向猫洞德胜茶叶专业合作社颁发了第二本土地流转经营权证,该企业向县信用联社提出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申请,获得贷款200万元。这标志着普定县在推动农村资本有形化、实物化,扩大农村有效担保抵押物范围,有效破解农民创业发展资金难问题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截止2015年10月30日,流转土地经营权10万亩,已经为42家公司、大户颁发了《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证》,发放贷款4110万元,种植花卉苗木5万亩、精品水3万亩果、特色蔬菜2万亩产业基地,形成集产业基地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冷链仓储、市场物流、乡村休闲旅游、观光农业等为一体的循环农业示范点,为群众解决就业岗位2000余个,实现人均增收1.5万元,带动5.342万农民创业就业。土地流转,推行集约化经营,实现了企业和农户的共赢发展。

三、石漠化治理的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坚实石漠化治理组织保障。成立县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作为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管理机构,由发改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专业技术人员从农、林、牧、水、岩溶办等成员单位抽调,集中办公,办公室负责整个项目的统一组织、指导、实施和管理,项目实施采取分工负责,责任到人,层层落实,实行责任追究。

2.大力宣传,营造试点工作浓厚氛围。利用广播、电视、标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相关政策、典型案例等,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积极投身石漠化综合治理,确保工程顺利开展。

3.优化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资金安全。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加强项目管理,建立健全项目法人制等各项制度。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县石漠化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项目法人职能,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具体组织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行工程建设监理制:根据工程建设的有关规定,委托监理公司对工程建设实施现场监理;实施合同制:工程设计、监理、施工、材料采购均严格实行合同管理;实行招投标制: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贵州省招投标管理条例》和安顺市招投标管理的有关规定,组织招投标活动;实行资金专管制:石漠化综合治理专项资金,由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管理,设立专户专帐、专款专用,专帐核算。

4.整合资源,强化科技支撑外部力量。在大力推广应用现有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提高工程科技含量的同时,多渠道整合相关项目和资金投向石漠化治理工程,强化科技支撑。石漠化综合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将先进、成熟的科学技术应用到石漠化治理实践中去,依靠科技支撑,按照试验、示范、推广的路子,积极推进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的应用,组装和配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显著的治理技术新模式,才能提高石漠化治理的整体效益。自2008年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以来,在国家投资和地方配套资金的基础上,整合了南京大学、中科院地化所、省科技厅、以工代赈、水土保持、一事一议等项目资金1000余万元,加强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在中科院地化、省科技厅支持下,完成了中科院普定生态观测站建设。通过整合农业产业化项目和上级科技项目,同时借助科研机构的科技支撑,我县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工程逐步实现了由分散的、单一工程措施治理向集中连片的、多工程措施集成配置的系统化治理转变。

5.强化培训,提升项目区农户种植技能。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着力打造农产品核心示范点,以辣椒、大葱、西红柿等高效农作物种植发展高效农业,以梭筛桃、冰脆李、黄金梨、黑樱桃等经果林种植发展特色经济,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创新工作方法和服务方式,在核心示范点设立了石漠化治理技术指导服务站和培训站。把实施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相关人员派驻服务站,明确工作职责、工作制度、便民利民制度,为项目区农户提供方便、简洁、高效的指导服务。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种植大户走进田间地头帮助农户开展技术指导,利用晚上进行种植技术理论培训,组织农户和管理人员外出参观学习产业发展模式,着力提升农户的种植技能,增强发展致富信心。同时,为加强项目建设后期管护,确保“治理一片,见效一片”,实行县、乡(镇)、村三级联动管理模式,县级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图班和面积落实责任,提供技术指导;乡(镇)实行包村包农户落实责任,主抓宣传教育、入村动员等工作;村委以“吃乡利”的形式“制定村规民约”负责管理等。通过一系列工作的有效开展,极大地提高了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益,拉近了干群之间的亲和距离和友好关系,对顺利建设项目筑牢了坚实后盾,对改变石漠化山区贫民生活面貌有着重要的深远意义。

四、石漠化治理的存在问题

(一)改善生态与致富农民问题。治理石漠化必须做到改善生态的过程与结果都能让农民致富,才能调动他们参与治理和保护治理成果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因为他们迫切需要的首先是“生活”、然后才是“生态”,首先是“温饱”、然后才是“环保”。而长期以来,凡是生态修复性工程,从决策开始对这个问题就考虑不够,基层具体实施时,虽然想解决这个问题,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比如退耕还林工程,每亩的种苗费只有50元、经济林比重不能超过20%、退耕还林地不允许套种,极低的种苗费和严格的规定都制约了让退耕还林工程产生足够经济效益的思路,结果是退耕还林成果的保护问题日益严重。就普定而言,要保护包括13.6万亩退耕还林地在内的59.4万亩森林资源、要确保森林覆盖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以上、要治好被称为地球癌症的石漠化,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好石漠化综合治理的经济效益问题或者农民群众如何从中增收的问题。

(二)科技支撑暨科技成果转化问题。我们虽然开展了不少研究,但至今为止主要是基础性质的;而目前最需突破的是应用性的研究,包括营造林技术、综合治理模式、退耕还林地改造增效、森林植物非木材部位(叶、花、果、茎等)生产性开发、林下养殖、有机食品生产等。我们虽然有一定的科技支撑单位,但支撑力度仍然不足,将自身或合作研究的成果以及国内外有关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更是困难重重。

(三)治理资金问题。石漠化地区普遍存在欠开发、欠发达、欠账多的问题,地方财力十分有限,石漠化综合治理成效期限长,民间资本大都不愿介入。因此,通常只能依靠国家投资和农民投劳,而国家投资标准不但偏低,还要求地方配套,地方为了改善生态和得到国家支持,只好通过整合其他项目资金勉为其难,结果难免出现不符相关部门管理规定的情况;农民因为没有看见现实效益或预期效益,投工也缺乏积极性。所以,石漠化治理要实现高标准、高速度、高效益的目标,必须加大投入,而这是县级党委、政府无力从根本上解决的难题。

五、石漠化治理的计划方向

1.工作计划。“十三五”期间,普定县根据《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等相关重要文件精神,结合普定县情实际,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基本思路,编制《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普定县实施规划》。其中石漠化综合治理,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按照积极治理、科学利用、治用结合的要求,采取生物和工程措施相结合,恢复和重建岩溶地区生态系统,控制水土流失,有效遏制石漠化扩展趋势。期间规划云盘河、普屯坝、白桥河、西北河、管大河、波玉河、磨香河、大哪河、后寨河、石旧河、千峰河共11条小流域及环夜郎湖片区治理,规划投资2.1962亿元,治理石漠化面积323.92平方公里,推进普定县夜郎湖周边石漠化治理经济产业示范带建设,种植核桃8万亩、黑珍珠樱桃2万亩、冰脆李3万亩、板栗1万亩等特色经济作物。

2.政策支持。为继续推进普定县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实施治理石漠化工程,充分结合县情实际,应进一步加强体制建设。一是帮助解决石漠化治理县级长设编制,解决人员编制待遇问题,才能从留得住人,使专项治理人员相对稳定、专项治理队伍专业化。才能打造出专业的石漠化治理团队,确保石漠化治理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全力将治理工作不断推上新水平。二是帮助地方财力有限、石漠化治理的山区解决配套资金困难,取消地方配套资金,石漠化综合治理成效期限长,民间资本大都不愿参与进来,因此要在土地流转、种苗供应、后期管护、成果交易等方面给予民间资本一定的政策支持,通过大户示范带动,既可以破除小农经济投资意识不强,形不成规模经济的难题,又可以保证带动农户充分就业,保证农民切实得到实惠,实现政府、大户、农户三方共赢;政府应增设培训经费的投入,大力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后续产业技术指导和培训,强化后续管理,巩固治理发展成果,夯实石漠化地区经济基础,提供产业技能保障。三是帮助引荐科研单位、投资商,大力推广应用现有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提高工程科技含量,开发花、果、茎、叶加工项目,促进效益最大化,消除农民后顾之忧,充分发挥农民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3.治理方向。普定是特殊的喀斯特地形地貌,不属产粮区。因此要充分利用其特征开发打造山地特色产旅、农旅融合为一体的示范区。陈敏尔书记在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开幕式后的座谈会上,给贵州的发展治理方向作了定位:“贵州全域皆山,一山一景;发挥全域旅游资源,加快建设山地旅游大省”。普定作为黔中腹地,周边拥有黄果树、龙宫、织金洞等国家5A级景区,发展旅游及配套产业的天然优势与陈敏尔书记作出的发展定位无出其右。近年来,普定县把抓好石漠化综合治理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升森林覆盖率、实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理念。一是抓住贵州省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机遇,集中力量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积极争取各级各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支持,加大项目资金和技术投入,支持、鼓励、帮助一批有能力“靠山吃山”的企业和农户通过合理流转林地、耕地等方式,规模发展茶叶、林果等特色产业,辐射带动全县生态经济发展。二是依托中科院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普定站技术支撑,结合《普定县夜郎湖区域生态保护与开发规划》,《普定县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积极探索各种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全面推进深山区、石山区、环夜郎湖周边石漠化连片治理,推动生态经济发展壮大,为全国石漠化综合治理探路。三是加大整合力度,将农田水利、农村能源、生态移民、退耕还林接续产业、生态畜牧业等项目整合到生态配套建设,充分发挥项目集成效力。科学制定长效机制,规范综合治理工作,形成保护—利用—开发—保护的良性循环治理模式,确保治理一片、成功一片、见效一片,最终让绿水青山变成真正的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