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定:荒山变茶山 村民齐致富

16.10.2015  13:09
  本报记者 冯倩

  10月,走进普定县鸡场乡肖家大坡3800亩高标准生态茶园,漫山遍野的茶树在云雾缭绕中显得格外柔美,阵阵清香扑鼻而来,将这座山坡渲染得犹如人间仙境。

  谁曾想到,这里过去是一座荒山,悬崖峭壁,杂草丛生。而如今这里已成为当地群众的“致富园”。

  2009年,普定县朵贝重华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汪朝祥到肖家大坡考察,由于肖家大坡海拔1600米,地处偏远,土质富含硅矿物质,环境条件特别适合茶叶生长。汪朝祥决定留下来,开山造茶园。

  说干就干,山上石多土少,工人们就开辟一垄垄茶沟,在小块的碎石中找土种上小树苗。经过一年又一年的开拓和精心管护,昔日穷乡僻壤的肖家大坡变了模样。

  谈到茶园经济效益,汪朝祥笑着说:“说实话,公司赚的还没有老百姓赚的多,从2009年到现在,公司所发放的劳务费已经到达2000余万元,茶叶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采茶忙的季节每天可用工500余人。

  采茶是手上活,村民到茶园采茶一天的劳务费是60至80元,当地妇女和空巢老人在自己家门口就可以赚钱。

  “以前这里穷,老人除了干点农活,基本无事可做,孩子们出去打工压力大,生活条件差。现在不一样了,我和我媳妇都在茶园采茶,我们的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了”正在采茶的李正勇老人说。

  茶园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机制和“订单农业”的形式,完善公司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茶园周围肖家村、纳贝、煤洞等周围6个村寨200户农户参与茶叶种植,使每户平均增收6000元以上。解决了1000余村民就业问题,人均增收3000元。每天平均用工20人以上,让家家户户逐渐走上小康路。

  现肖家大坡茶园可采面积已达到2000余亩,年产优质茶青20万公斤,产生经济效益800余万元。可制作春、夏、秋成品茶5万公斤。

  不仅如此,该公司在普定县化处镇戛卧村建有500亩朵贝贡茶育苗基地,年出优质茶苗近亿株,满足了普定县及周边县区茶苗种植需要;并在化处镇张家村建成了一个集观光、旅游和休闲为一体的250亩古茶树博物园;年产10万公斤朵贝贡茶的加工厂房已建成。

  一杯沁人心脾的朵贝茶,让人回味无穷。当地村民的生活也如这杯朵贝茶,日子越过越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