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秘书播撒爱,争做群众贴心袄

02.11.2015  17:36

               

“我们的王秘书又来了。”听到村支书广播通知后,村民们迫不及待地赶到归奶村路口,迎接他们心中的恩人。群众口中的王秘书就是州供销社的王建。谈到她,归奶的村民都竖起了大拇指。

心系群众,争做他们的贴心袄

2015年7月6日,王健来到停洞镇归奶村,开始了她的驻村工作。眼前的一切景象让她大失所望,崎岖的山路、破旧的房屋、贫穷的景象,与她想象中的美丽乡村差距太大了,这给长期在机关工作的她扎扎实实浇了一瓢冷水,对当初自己主动要求下基层锻炼的行为感到非常的后悔,不停的反问自己,能坚持下来吗?她有些害怕了,但又有一个声音告诉自己:“我不应该是逃兵,这些村民长年都在这贫瘠的土地生活着,我有责任为他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一定要坚持下去,这是政治使命。”

就这样,王健安心地在这个村呆下来了。要处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到老百姓家中,让他们认识自己。归奶村总共有 4个自然寨, 631户。自然寨间离得较远,都在半坡上,因此走访起来十分艰难,走家串户,爬坡下坎,脚都走肿了,鞋也走烂了,半个月的时间,终于把整个归奶村走遍了。

在走访中,看到三组五保户王谍梅一个人在低矮的房子里生活着,行动不便又没人照顾,很是可怜,于是便动起了“私心”,每次都不忘买点水果和肉,去看望五保户 。

留守儿童,也成了王健的一心头事。经走访统计,归奶全村有92个留守儿童。面对如此多的留守儿童,她倍感压力沉重,也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想方设法,为这些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多做工作,时时要关注他们。她每次到留守儿童的家中,都和孩子们亲切的沟通交流,有时也送去点零花钱学习用品之类的东西,并告诉他们,“一定要好好读书,有什么困难就和我说,我会尽所能及帮助你们的。”

为了养家糊口,归奶外出务工的人很多。有很多是男人外出打工,妇女在家照看老人和小孩。这些妇女没有文化,有事情的时候不知道去哪里办、怎么办。九组王老能生病住院了,不知道怎么报销。王健便找到镇合医办工作人员,详细了解报销程序,所要的证件等。 她没有文化,怕找不到办事部门,王健便收集他们的户口、合医卡等相关证件,帮她到镇里来办理。一组韦老拉、姚老保的季节性缺粮到镇里了,她和镇驻村干部知道她要在家照看老人和小孩,便决定把季节性缺粮送到他们家去。八组王老利今年满60岁了,到了领养老卡的时候了,王健便提前到他家去,通知他可以办卡享受国家政策了。想到老人家行动不便,难以到镇里办卡,他们的子女又都外出务工了,于是他便和老人收集户口、身份证,当场用手机和老人拍照后到镇相馆冲洗,然后到镇劳动保障所填写相关表册办养老卡。“现在真好,我们的暖心秘书真好,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把事情办了”群众都纷纷感慨。

为民解忧,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归奶村全村房屋基本上都是木板房,并杂乱无章的分布,又没有

什么消防设施,若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则不堪设想。她把这种情况告诉了自己所在的单位州供销社,并得到了大力的支持,筹集了6万元资金,分别在归奶村的大寨、新寨、新村、岩寨四个自然寨修建了5口消防池,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

通过走访,了解到归奶村的归奶小学有些学生因为家里贫穷,有想辍学出外打工的想法后,积极想办法,在她的牵线搭桥下,得到了台江县农资公司3000元的资金赞助,帮助了10个贫困学生度过难关,回归课堂,可以继续安心在学校读书学习。

快到秋种的时候,可村民秋种的化肥还没着落,这给靠天吃饭的村民出了一道难题,于是她四处奔走求援,终于得到了州供销社直属企业黔东南州农资公司、黔东南州废旧物资公司、以及黄平县旧州供销社、雷山县农资公司、天柱县农资公司的帮助,筹集了10吨复合肥送到了归奶村,解决了村民秋种的难题。

因归奶村地处山区,许多居民的田地都在山旮旯里,耕作形式还是原始的肩挑背扛,为改善生产条件,村委会组织村民通过集资的方式,筹集了8.6万元的修建了一条5公里长的生产便道,接水的涵管还没接上,8.6万元的自筹资金已用完,涵管接不上,山上的水无法接到田地里,一些村民因田地无水注入,不能翻田,种不上庄稼,村民为筹集资金已不堪重负了,再也不能给他们增加负担了,于是她便主动承担起帮助解决涵管资金的重担,在本单位领导的积极引导下,得到了州供销社直属企业州乙炔氧气厂的慷慨解囊,当即按报告要求拿出8000元送到她手里,她接过钱,一股暖流流过全身。“又为

老百姓解决了一大难题。”她心里想。

关爱有加,群众眼里的“暖心秘书”

三个多月来,她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来履行自己的承诺。真正做到了心系群众,为群众谋利益。现在,归奶村的男女老少不仅认识她,还把她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每次总是主动靠近她,和她话家常说心事。对于孩子,她像母亲一样亲切和蔼,关爱呵护;对于老人,她像女儿一样嘘寒问暖,贴心问候。对于留守妇女,她像姐妹一样关心帮助,让她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办好自己的事情。“只要用心去走进群众,帮助群众,他们也把我当他们的亲人,也让我觉得暖心。”说起自己的辛苦,王健总是一笑而过。“只要老百姓生活过得好一点,再幸苦也是值得的”面对笔者的采访,王健不以为然地说。( 杨金竹、吴雨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