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起 昆明人创业先开店后办证

13.09.2014  12:19

●想开店最怕要先办各种证件——少则数月,多则一年

●如今国家正式将31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

以往要想开一家小店或是企业,阻挠自己的可能未必是金钱,有时是那些永远也盖不完的章、数不清的证件。比如想要开家汽修厂,需先取得环保、道路运输经营、城管部门洗车协议等多个许可证,方能拿到工商营业执照。令人头疼的是,办好各类手续少则数月,多则半年或一年多。即“先证后照”,繁琐的前置审批也浇灭了想要创业的心。

昆明从9月1日起,开始逐步将“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31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也就是创业者可先到工商部门申领执照,然后再去申请许可审批。同取消企业最低注册资金一样,如今这一新政也是以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为目的。这也标志着,以“宽进严管”为要求的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已进入“第二季”。

宽进:31个前置审批项目改为后置

31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这一“先照后证”新政自9月1日起开始实施。也就是昆明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31个项目,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交相关审批部门的许可证,对提交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直接核发营业执照。

此前,在“先证后照”的工商登记制度下,前置审批多到数百项,且名目繁多、程序繁琐,成为制约市场主体发展的桎梏。在此情况下,不少准市场主体迟迟无法取证。同时,不少过来人表示在以往的办证过程中,因工商登记涉及的许可项目过多,导致办理营业执照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成本过高。

而在等待许可过程中,因为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创业者往往难以开展招工、洽谈、签约、贷款等前期筹备工作,甚至个别中介代理机构受利益驱使,在代办业务中弄虚作假,欺瞒企业和登记人员。

如今改为“先照后证”,市工商部门相关人员表示,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是涉及广大企业和经营者切身利益的改革举措。但新政改变的是办理程序,不是取消审批。拿到营业执照后,经营者不能“无证抢跑”,擅自从事应获审批的生产经营活动,仍将受到审批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的查处。这就好比先让企业容易获得“身份证”,如果想从事一些特殊的行业,再去考“律师证”、“会计证”等。

昆明市工商局相关人员表示,31个事项涉及教育、文化、卫生、旅游、国土资源等多个审批部门,具体包括口岸卫生许可证审批、兽药经营许可证审批、煤炭开采审批、放映单位审批、旅行社经营出境旅游业务资格审批等项目。

据市工商局企业处工作人员介绍,从去年开始,昆明部分县区已经在试点取消部分项目的前置手续,如今是国家正式细分31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今年还将陆续有91项名录纳入“先照后证”中来。

严管:工商将建“黑名单”,不良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改革为企业进入市场松了绑,但并不意味着会弱化监管。“先照后证”的新政有了“宽进”还需“严管”。

在昨日上午昆明市工商局关于召开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培训会议中,昆明市工商管理局副局长常晋云对《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进行解读,这一条例从10月1日起实行,意味着我国将从主要依靠行政审批管企业,转向更多依靠建立透明诚信的市场秩序规范企业。

会上常副局长表示,昆明市也在加快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建设,着手制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制度、“黑名单”管理制度、市场主体公示信息抽查制度等。一旦企业有违法违规行为,不再只是由行政部门“一罚了之”,而是将不良企业录入“黑名单”(严重违法企业名单)。

再通过信息公示、信息共享、信息约束等手段,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授予荣誉称号等工作中,将企业信息作为重要考量因素,对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者“黑名单”的企业依法予以限制或者禁入,达到了使不良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目的。

同样,严管政策也消除了企业准入门槛降低造成的不良企业只“办照”不“办证”的情况。

市工商局企业处工作人员表示,改革虽降低门槛但加强了监管,但后期工作中会要求企业对外公示其所应办理的证件,一旦证件不齐全其公司也将不能开展业务,同时因采取各个监管部门联网共享企业公示信息,因此一旦企业不“办证”,相应部门便会对其采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