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他在,我们心里就有底了”

10.10.2016  23:31

——记贵州煤监局遵义监察分局郭智




郭智(左)查看矿井图纸

郭智(中)和同事们下井检查

 

  姓名:郭智

  安监征程:12年

  人物印象:话不多,工作勤勤恳恳,有闯劲儿

  工作期许:盯住保留下来的煤矿,确保企业安全运行,确保矿工兄弟生命安全

  “矿工兄弟们不容易,在深井里为全社会送去光明和文明。切实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辖区煤矿情况不尽相同,在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同时,我们还要精准监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们这里‘放一放’,以后出事了,谁来负这个责任?谁来‘放一放’我们呢?”

  “我们是煤矿安全监察员,好像是‘管’煤矿的,其实,我们和煤矿企业的目标一致,那就是千方百计地确保安全生产。”

  ■本报记者 张安妮

  在单位,他被同事们称为“救火队长”,“哪里事故多发,就把他放到哪里”。

  在领导看来,他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业务骨干,“讲政治,讲大局,对工作有热情、有激情”。

  在地方监管部门和煤矿企业人员眼里,他既是专家也是朋友,“有他在,我们心里就有底了”。

  但在家人眼里,他却是一个“指望不上”的人,“家里的大事小情都顾不上,他早出晚归,节假日也不休息”。

  他们说的“他”就是郭智——贵州煤监局遵义监察分局监察一室主任。

  壮实的身材,平缓的语气,记者眼前的郭智带着淡淡的书卷气。很难想象这位在工作中雷厉风行、足智多谋的煤矿安全监察员,闻听记者要采访他时竟会感到有些紧张:“我最熟悉的就是煤矿,总觉得没有什么可说的。”

  郭智似乎也没有说错。在常人看来,煤矿安全监察员的工作近乎枯燥。郭智日复一日地和同事们重复着同样的事:下井、检查,再下井、再检查,这一干就是12年。

  他的探索牵“牛鼻子”建制度

  ★他认为,煤矿安全监察员不能打“游击战”和“疲劳战”,而是要把遏制重特大事故作为工作的“牛鼻子”,抓主要矛盾。

  2004年3月,郭智从企业考到遵义监察分局,成为一名煤矿安全监察员。

  “他勤于思考、敢于创新,胆大心细。”熟悉郭智的人这样说。在12年的工作实践中,他不断充实自己,摸索和总结煤矿安全规律,探索出一套符合实际的工作方法并收到了实效。

  作为贵州省煤炭资源较丰富的地级市,遵义市煤矿安全监察任务重,煤矿安全基础薄弱、历史欠账多。“煤矿好不好管?关键要看你怎么管。”面对困难,郭智没有退缩。

  遵义监察分局辖区内一度有矿井219座,大多是煤与瓦斯突出和水害严重矿井。“辖区内的矿井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民营煤矿占了90%以上,普遍面临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管理水平亟待提高、人员流动频繁、职工安全素质低等问题。分局只有16人,我们再怎么忙,也跑不过来。帮助、指导企业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是我们工作的一个努力方向和目标。”在郭智看来,煤矿安全监察员不能总是疲于奔命,打“游击战”和“疲劳战”,而是要把遏制重特大事故作为工作的“牛鼻子”,抓主要矛盾,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构建管理体系和制度上来。

  站位高、善于从整体上考虑问题,是郭智的一大工作特点。

  2012年,他牵头在监察区域内先行推广煤矿风险等级评估工作,实现了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动态管理和针对性监察。2013年,他又积极推行国家监察与地方监管定期座谈机制和煤矿集团公司风险约谈机制,进一步完善了对监察对象及相关单位的约谈制度,对隐患整改不力或重大隐患重复出现、集团公司疏于管理的煤炭企业及时进行约谈,增强了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针对性,有效避免了各类事故发生。

  “实践证明,抓制度建设是预防事故的一个有效方向。”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郭智更加明确工作的着力点。在上级组织和遵义监察分局的领导与支持下,郭智和同事们将“查大隐患、防大事故”作为工作重点之一。

  “辖区内矿井安全管理水平总体偏低,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大力推动科技兴安。”2014年,郭智与同事们会同地方煤矿主管部门,以“规划引领、奖励扶持”的方式,积极推动10家煤矿企业开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工作,在有效提高采煤工作面安全保障能力的同时,促使煤矿效益提升,实现了安全与效益“双赢”。

  贵州省政府于当年10月8日在遵义监察分局辖区内的习水县召开了全省煤矿采掘机械化现场会,“习水经验”在全省得到推广。

  这其中,凝聚着郭智的心血和努力。

  他的经历曾与死神擦肩而过

  ★他对煤矿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零容忍”。那次检查结束后,很少发脾气的他把煤矿负责人、安全员“狠狠地骂了一顿”。

  采访郭智时,记者曾一度感到困难。虽然他的事迹突出,但是,话不多的他常常默默地听,从不多说一句。

  “这样的人,能‘镇得住’煤矿吗?”记者有些疑问。“别看他现在话少,没什么特点,一到矿上,他就像换了个人一样呢!”一名随行的分局监察员说。

  工作中的郭智是怎样的状态呢?8月31日,记者跟随他前往遵义市习水县木担坝煤矿进行常规检查。

  果然,一到矿上,郭智立刻进入了角色。

  木担坝煤矿年产煤炭30万吨,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井下情况千变万化,一旦疏忽大意就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安全生产这根弦时刻要绷紧,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要做到精准监察、监察到位、守土有责。”一提到煤矿安全监察,郭智的话明显多了起来,双眼炯炯有神。

  郭智有个特点,入井前和入井后,他都要仔细查看矿井图纸和资料,并不时做记录。他说:“再熟悉的情况也会有变化,重视每一次入井检查,既是对组织负责、对企业负责、对同事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他每个月至少要来一次,对井下情况很熟悉。”提到郭智,木担坝煤矿副总经理候德斌满口称赞,“他实实在在地帮我们想主意、出点子,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攻关,提升安全和经济效益。”

  郭智随身带着胃药。“肠胃不好是煤矿安全监察员的通病,一下矿就是半天,常常会饥一顿、饱一顿,吃饭没有规律。”郭智说。贵州山区较多,分局监管的区域较大,他和同事们去一些较偏远的煤矿,来回需要近8小时车程,“我们往往一下车就直奔现场,饿肚子干活是常事”。

  从事煤矿安全监察工作以来,郭智每周出差都在3天以上,行程近300公里,每年平均在矿监察204天。对于一些条件较差的矿井,他每月至少要去2次。

  “不仅是我,煤矿安全监察员的工作都这样,坐在办公室里也不安心呀!”在郭智监察的矿井中,下井时间最长的要走近4个小时,有的采面只有1米多高,人根本直不起身子。郭智心里牵挂着井下矿工:“矿工兄弟们不容易,在深井里为全社会送去光明和文明。切实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其实,要把1座矿井全面检查一遍,没有2天到3天的时间是不够的。”在郭智看来,重点监管、抓主要矛盾是工作“法宝”,“对条件较好的矿井,可以去得少,对条件不完善的矿井,则一定要多去、常去。”

  在工作中,郭智也曾遇到过危险,甚至离死亡仅有一步之遥。

  一次出差途中,他和同事乘坐的汽车被右后方突然冲出来的一辆大货车撞得在原地转了180°,好在当时双方车速都不快且人员系了安全带,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

  还有一次,郭智在下井检查时,遭遇了生死考验。当时,他和同事行走在一段600米长坡路倾斜角为30°的巷道中,不料矿工违章操作,将一辆载满煤炭的运煤车从上方放了下来。昏暗中,郭智和同事听到了巨大的响声,他们张开双臂,全身紧贴在巷道壁面上,才躲过一劫。

  那次检查结束后,很少发脾气的他把煤矿负责人、安全员“狠狠地骂了一顿”,不仅因为自己亲身经历了一次生死考验,更是因为对煤矿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零容忍”。

  近年来,随着煤矿兼并重组工作的推进,遵义监察分局辖区内正常生产的矿井减少了。“那你们是不是能轻松一些了?”面对记者的提问,郭智的表情却一点儿也不轻松:“我们丝毫不敢松懈,要对保留下来的矿井盯死看牢才行。”

  面对繁重的监察任务,郭智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宽严相济”。2012年1月至今,他先后担任遵义监察分局事故调查室主任、监察一室主任,分管的区域包括遵义市汇川区、遵义县、务川县、凤冈县、正安县、习水县、赤水市以及仁怀市和铜仁市。

  “辖区煤矿情况不尽相同,在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同时,我们还要精准监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近年来,按照“精准监察”的要求,郭智和同事们立足于“查大系统、查大隐患、防大事故”,针对监察区域内煤矿的主要灾害特点,通过监察督促煤矿企业和地方政府落实“两个责任”,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在打击煤矿非法违法和违规违章行为时,他坚持“零容忍、严执法”,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一律暂扣证照、责令停产整顿。

  2015年,他和同事在对遵义县丁村煤矿进行检查时,发现煤矿通风系统设置不合理,井下瓦斯浓度严重超标,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郭智深知通风系统存在缺陷,随时会给井下安全生产带来致命一击。他当场给煤矿开出了一张53万元的罚单,这是他的权限内数额最大的罚单,并责成煤矿停产整顿。至今,该煤矿因整改不到位还未恢复投产。

  “绝对不能一味追求GDP而忽视了安全。”这是郭智坚守的理念之一。当记者问及“担不担心会被矿主打击报复”时,郭智毫不犹豫地回答:“从我干上这份工作的第一天起,就从没想到过害怕。”

  他的坚持处罚从来不是目的

  ★近5年来,他累计监察煤矿200余矿次,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30余件,所承办案件无一错漏,未接到过一次行政复议。

  在单位,郭智家里的收入算是低的。“坦率地说,我家是比较困难的。”面对收入这一敏感问题,郭智很坦荡:“监察员的工作很辛苦,工资并不高。干我们这一行,没有点儿奉献精神是干不长久的。”

  今年,八旬的老母亲卧病在床,需要专人照顾,但每月近2000元的医药费和护理费却让郭智陷入了困境。他的大哥靠打零工生活,小妹家的经济条件也很一般。郭智和大哥轮流在医院守了老母亲几个月,白天由大哥看着,郭智忙完后再赶到医院,“除了要尽孝,想省点儿钱也是实话”。

  在一些人看来,郭智“手里有权”,想罚谁或是不想罚谁,似乎都是一句话的事。只要向煤矿主稍微暗示一下,礼金不就送来了吗?事实上,也不是没有煤老板给郭智“表示”过。有一年,一个煤老板打听到郭智的住址,以“看望家属”为名,放下一个厚厚的信封转身就走。当晚,郭智回家后拆开信封一看,里面装了整整5万元。他当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狠狠批评了不知情的妻子,厉声说:“今后,凡是不认识的人,一律不开门!”第二天一早,他就把信封交到了单位纪检处。

  一些煤矿主还盯上了郭智的大哥。“前几年,煤矿效益不错时,有人想把我大哥介绍进煤矿,随便拉点儿煤出去卖或是入个干股,就有几万元收入,年底还能分红。”郭智明白这些“热心人”的真正用意,坚决不同意经济困窘的大哥接受“盛情邀请”。

  他苦口婆心地劝大哥:“你既不懂煤矿又没钱,身无一技之长,人家凭什么主动找上门来把这样好的差事交给你呢?还不是看中了我手里的这点儿职权,想间接通过你来影响我。”

  大哥还曾为此埋怨过郭智:“沾兄弟的光怎么了?我又不违法,卖煤挣钱不行吗?”郭智坚持替他推掉了这一“机会”。

  “我相信,家人最终会理解和支持我的。”在郭智看来,“只有保持人格的独立和自尊,你才能理直气壮地执法。”

  顶住来自个别地方政府和部门的压力,也是郭智和同事们要面对的实际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这更有难度。”郭智坦言,有时监察员对煤矿进行了处罚,人还没回到单位,“求情电话”就打了进来,希望“放一放”。“我们这里‘放一放’,以后出事了,谁来负这个责任?谁来‘放一放’我们呢?”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郭智总是这样反问。而面对他的问题,说情者却答不上来了。

  让郭智欣慰的是,近年来,监察区域内的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安全发展。

  据统计,近5年来,郭智累计监察煤矿200余矿次,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30余件,所承办案件无一错漏,未接到过一次行政复议。

  截至今年5月,他分管的监察区域连续5年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煤矿生产安全事故。2013年至今,他分管的监察区域连续3年实现了煤矿安全生产“零死亡”。

  “我们是煤矿安全监察员,好像是‘管’煤矿的,其实,我们和煤矿企业的目标一致,那就是千方百计地确保安全生产。”郭智认为,监察员不能高高在上,一到煤矿就挑毛病、开罚单,“确保企业安全运行,确保矿工兄弟生命安全,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在多年的一线监察工作中,郭智以其扎实的业务工作、严格的执法和热情的服务获得了地方政府和煤矿企业人员的一致好评。

  2014年以来,煤炭行业面临“寒冬”,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不足。“煤矿企业面临实际困难,资金周转不力,对安全生产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但是,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不能放松安全管理。”郭智积极调整工作方向,谋划着新的工作思路。

  “能不能通过抽采煤层气来实现呢?”终于,郭智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他积极协调引进了煤层气抽采企业,采用“抽采企业投资建设、煤矿提供矿区、收益共享”的方式,推进辖区内煤矿企业地面施钻抽放煤层瓦斯,为煤矿井下瓦斯治理提供了保障,减轻了企业的经济负担。

  “但是,绝不能为节省开支放松了安全管理。”面对众多“喊穷”的煤矿企业,郭智也毫不让步。

  遵义县纸房煤矿曾以“效益差、投入资金不足”为由,请求降低瓦斯治理标准。郭智坚决不同意,他多次到该矿下井考察,要求该矿必须实施底板岩巷穿层抽放掘进区域瓦斯工作,不能降低安全标准。最终,企业按照要求实施了底板岩巷穿层抽放掘进区域瓦斯工作,达到“抽、掘、采”平衡,实现了采煤机械化连续生产,安全和效益得到了“双提升”。2015年6月12日,遵义市政府在遵义县召开了全市煤矿瓦斯治理现场会,贵州省安监局(贵州煤监局)还将该经验材料在全省印发。

  2012年和2015年,郭智两次被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授予“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先进个人”称号。面对荣誉,郭智很平静:“这不仅是给我个人的,更是给集体的。煤矿安全发展是我们的共同目标,我不想当‘救火队长’,实现‘零死亡’是我们不懈的追求。我爱我的工作,它让我有了成就感,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和尊严。”

责编:摘自中国安全生产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