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有关部门拿公众当“猴子”折腾春节假

10.12.2014  20:27

               

 

 

文中强调,中国人活得很累,加班现象对社会日常生活的侵蚀十分严重

 

   

 

 

众多网友吐槽春节假期过短:时间都耗在路上了 相关专辑 推荐视频:
  • 惊!夫妻为生男孩20年怀16胎
  • 收起视频
  • 众多网友吐槽春节假期过短:时间都耗在路上了

    播放:21056

  • 南非总统:中国帮助非洲建立快速反应部队

    播放:194708

  • 中国助非洲联盟建快反部队意在维护区域稳定

    播放:68971

  • 爱沙尼亚国防部:俄罗斯战机群再现波罗的海

    播放:47165

  • 外媒评中国最有力全球武器:铁路外交

    播放:32094

  • 国家公祭日当天南京主城机动车将停驶鸣笛致哀

    播放:47655

  • 中国为马尔代夫提供紧急援助淡水

    播放:25967

  • 马尔代夫向中美求助蕴含外交玄机

    播放:22668

  • 美反导体系建设迫使中俄不断发展突防武器

    播放:21377

  • 安徽淮北中学围墙倒塌 致5名学生死亡

    播放:19020

  • 日本上千人被大雪围困 树木和电线被压断

    播放:18980

  •  

     

     

    【编者按】

    除夕这天放不放假,已经变了两次。“有关部门和单位”又开始折腾,问大家“想怎么放”。

    环球时报今日刊发社评指出,这不真成“朝三暮四”了!问题是公众又不是猴子,从早三晚四改成早四晚三大家就开心了。说实话,从除夕到初六和从初一到初七这两个方案怎么选都带不来“增加”的欢愉,而是“割肉”的难受。

    中国应当认真研究是否可以增加法定节假日的问题,这是老百姓真正期盼的。在现有节假日总天数不变的情况下,它们的具体安排应尽可能固定,而不是变来变去。法定节假日不仅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支点,也是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节奏感的标记。它们一变,从公共空间到人体中的很多“钟”都要多少跟着变。要变只能变得更加舒展、宽松,不增加只挪动带来的不适感大多是最突出的。

    环球时报呼吁国家考虑增加法定节假日一到两天,用来恢复五一长假,它比增加春节假期的长度更有价值。除夕问题以不再变动为宜,从初一休到初七只要稳定下来,除夕成为隐形假日会越来越流行。中国人活得很累,加班现象对社会日常生活的侵蚀十分严重,除夕的时候大家纷纷“想开点”,不会成为中国人勤劳文化的堕落。

    全文如下:

    受“有关部门和单位”委托,春节该怎么放假,也就是说从除夕开始放,还是从年初一开始放的调查充斥了各大互联网站。我们认为这样的调查很无聊,它撩拨起人们的一些希望,到头来又让很多人搓火,不舒服。如此“聆听大众呼声”算不上什么走群众路线。

    最重要的是,春节3天假期(加上倒休一共7天)的长度是固定的,除夕这天放不放假,已经变了两次。当初除夕是不放假的,2008年改为从除夕休到初六。去年假日办又改了回去,2014年春节长假再次变成从初一休到初七。这个安排刚施行一年,“有关部门和单位”又开始折腾,问大家“想怎么放”。

    这不真成“朝三暮四”了!问题是公众又不是猴子,从早三晚四改成早四晚三大家就开心了。说实话,从除夕到初六和从初一到初七这两个方案怎么选都带不来“增加”的欢愉,而是“割肉”的难受。

    中国应当认真研究是否可以增加法定节假日的问题,这是老百姓真正期盼的。在现有节假日总天数不变的情况下,它们的具体安排应尽可能固定,而不是变来变去。法定节假日不仅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支点,也是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节奏感的标记。它们一变,从公共空间到人体中的很多“钟”都要多少跟着变。要变只能变得更加舒展、宽松,不增加只挪动带来的不适感大多是最突出的。

    环球时报长期呼吁国家考虑增加法定节假日一到两天,用来恢复五一长假,它比增加春节假期的长度更有价值。我们的理由如下,一是中国一年115天的法定节假日总数自2008年以来,已有一段时间没有增加,而115天是“极限”的说法缺少论证。二是中国现在最缺的是内需,而不是产能,恢复五一长假可以强有力拉升消费,促进旅游。三是没有什么比多一天假期对增加全社会的幸福感更有效了。这样的理由还可以举出很多。

    由于中国是否增加法定假日要由人大决定,我们寄希望于这个话题能在2015年 两会 期间受到更多代表委员的关注。

    在现有节假日总数固定的情况下,除夕问题还是以不再变动为宜,这里另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从初一休到初七只要稳定下来,除夕成为隐形假日会越来越流行。当下,除夕大规模上班的以公务员为主力,政府机关不妨恢复除夕上半天班或者大半天班的传统。学校那天都在放寒假,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也较灵活,民企提前放假的很多。但如果国家法定从除夕休到初六,初七“蹭着休”就难了。

    或许,只要守住了从初一到初七这7天,年三十国家不法定休,民间的休息热情会逐渐“攻克”这一天,使它在越来越大范围和程度上成为“不是假日的假日”。中国人活得很累,加班现象对社会日常生活的侵蚀十分严重,除夕的时候大家纷纷“想开点”,不会成为中国人勤劳文化的堕落。

    热追问

    想回老家为何中国人不懂休假?2014-12-10 11:00我来答关注女神只会拍马屁我可能要先和你谈谈中国的休假历史——

    1995年5月,中国开始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

    1999年9月18日,中国国务院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使中国人每年的法定休息日达到了114天。

    2004年2月27日,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建议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取消黄金周,强化春节长假。

    在如今大多数人呼吁恢复五一长假的今天,咱们可以先去怪罪那位校长乱提什么建议。

    国外是怎么放假的呢?

    英国除去每周的双休,以及12月的圣诞节和4月的复活节,全年休假仅9天。但是,按照英国劳动法规定,职工有享受带薪休假的权利,假期长短视工作年限而不同,少者3个星期,多者长达1个多月。

    我们的近邻日本,一年中的休假时间非常多,所以选择休假的人群不会出现一窝蜂的状况。

    印度是当今世界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人口大国。根据印度政府规定,印度全年法定节假日和周末共120天,一名政府雇员每年还有权带薪享受最多30天病假和30天的“特权假”。由于印度的传统节日大多集中在春季和冬季,因此许多印度人喜欢选择在这两个时间段度假。

    如今,很多外国友人认为中国人不懂得休假,实际上,不是中国人不懂,而是中国人“不敢”。咱们至今仍然很难落实带薪休假,以媒体工作人员为例,少上班就少写稿,少写稿就少稿费,至于基本工资也就是底薪什么的,在上海,1600元算多了。在这个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价格都高企的年代,休假是很奢侈的。

    当然,我们还是应该有一个好心态,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建议相关机构也应该尽可能的体恤民情,不要总是在假日调休问题上搞得大家很郁闷,多放一天假,真的没什么。返回腾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