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有家庭雇菲佣 律师:雇佣不被法律保护

09.10.2014  16:46

  冉婧宇 制图

  菲佣,顾名思义就是来自菲律宾的高级佣工,也就是家政服务专业人员。菲佣有文化、懂英语,素有“世界上最专业的保姆”之美誉。在世界家政行业中“菲佣”可以算得上是一个“知名品牌”,近年来一些市民发现,菲佣也出现在筑城家政市场。

  据了解,一线城市雇请菲佣价格每月在万元以上,而在贵阳这样的二三线城市也在5000元左右。菲佣在中国就业是否合法?雇主为何偏爱请菲佣?与菲佣产生矛盾后,又该如何解决问题?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雇主、业内人士及律师。

   家政市场:

   菲佣进入筑城家庭

  为了让孩子提高英语能力,并兼顾做家务,家住蓝波湾的刘女士通过上海一家中介公司找了一位菲律宾籍的保姆。刘女士说,一方面是好的本地保姆越来越难找,还经常要求有探亲假,另一方面,听说在菲律宾,必须在授权的培训学校接受216个小时的技能培训,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家政服务人员。除了要会使用各种家电,搞卫生、做饭以及照顾老人、小孩,她们还要学会阿拉伯语、希伯来语、中文普通话和广东话以及英文等五种语言。“从小家里双语语境,起码省了未来带孩子上早教班学英语的钱。”刘女士觉得,就目前看来,家里的这个菲佣还不错。

  而家住金阳的杨先生则没有这么幸运。他同样在网络上搜索到一家上海中介公司找了菲佣。在预付了半年薪水后,菲佣却仅仅工作了一个多月就消失了。由于目前我国内地没有放开菲佣市场,杨先生表示,他要追回损失很困难,就算找到中介公司也要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请菲佣,真的只是看上去很美,尤其是现在她们其实是在打黑工。”杨先生说,虽然菲佣在家务方面有一定优势,但是和内地保姆比起来,麻烦也不少。

  记者搜索后发现,国内目前类似的菲佣中介有很多。上海一家菲佣中介机构的客服小姐lisa告诉记者,每个菲佣都是他们从菲律宾当地的中介公司请来的,所以有些新人可能没有在中国工作的经验。当问到她推荐的菲佣是否会有探亲假时,她说:“他们基本不会回到菲律宾,能出来都是花了大力气,起码也要把钱赚够。

   业内人士:

   菲佣在中国就业不合法

  “目前国内的中介都是通过各种短暂性签证将菲佣引入中国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政机构负责人说,例如旅游签证、商务签证、学术交流等。虽然非法,但筑城一些高档小区,已经有菲佣的身影出现。据该负责人说,前几年,她的公司也曾有推荐菲佣的业务,可是后来,听闻这是一种非法行为后,她为了避免麻烦,就主动取消了这项业务。

  据悉,根据2013年7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未按照规定取得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证在中国境内工作的,诸如菲佣、印度飞饼厨师、越南工等在国内非法务工的外国人,将被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私自雇佣这些人的家庭,则会被处以5000元至50000元的罚款。

   律师提醒:

   非法雇佣关系不被法律保护

  记者采访贵州华顿律师事务所侯琼律师时,他表示,目前规范外国人在华就业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出境入境管理法》,以及《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

  据介绍,该《规定》适用于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外国人和聘用外国人的用人单位,主要是规范劳动关系中的用人单位和外籍劳动者。“在《规定》第6条中明确要求,用人单位聘用外国人从事的岗位‘应是有特殊需要,国内暂缺适当人选,且不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岗位’。”而且求职的外籍人员必须是职业签证入境,入境后还应取得《外国人就业证》和外国人居留证件才可以就业。

  侯琼告诉记者,外籍个人务工较多的一般是家政、家教、外语教员和助教等一般性工种而并非特殊工种,而且签证类型不相符。“外籍家政的雇主一般是个人和培训机构,由于外籍人员从事的工作很难归类为特殊需要,并且该《规定》第34条明文规定‘禁止个体经济组织和公民个人聘用外国人。’”据此可以得出结论,我国是禁止外国人从事家政服务业的,菲佣应定性为“非法就业”。

  那么,雇主与菲佣发生纠纷时应该怎么办呢?侯琼表示,一旦雇用外国人从事家政服务,中国雇主与外籍被雇用者之间就建立了一种特殊的涉外民事关系。但是,按照目前的法律规定,这种关系被认定为非法关系,对应的利益为非法利益。而对于非法的利益,法律则不予保护。本报记者 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