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月期的中英关系为民生添柴加薪

28.10.2015  12:31

               

 

习近平主席对英国的国事访问圆满结束,此访被舆论称为“超级国事访问”,不仅开启了两国关系通往“黄金时代”的大门,在中英关系发展史上树起一座新的里程碑,而且向全世界进一步昭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信念。(10月26日新华网) 此次北京访问伦敦之行在众多达成的经济贸易合作中结束,并受到了国际各界广泛的关注,不仅仅体现在政府间的高规格的接访,更体现在社会各媒体的争相报道。在铺天盖地的报道中,人们最关注的,莫过于两点:一是英国的高规格接待,这从坐皇家马车、住白金汉宫中可见一斑;二是中国的大手笔,一口气签了400亿英镑大单,其中社会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之高铁成了最关键的合作亮点。。 大量惠及民生的外交之行,涉及行业主要包括金融、基建、能源、汽车、航空、保险、文化、投资等,必然受到民间的积极回应。《曼彻斯特晚报》、英国广播公司(BBC)、《英国每日电讯》、《卫报》、英《外交家》杂志等英国主流媒体,均大量刊发新闻报道全程关注中国元首此次对英国的国事访问,更甚至是中国企业家承包了纸媒的大幅版面进行国际化的企业推广,恰似有种扩大企业影响力,抢抓中英经贸商机的味道。 国货“横扫”英伦三岛的背后离不开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硬底子。今非昔比的中国制造业,已然摆脱了传统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转而向“中国创造”蜕变。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充当高铁外交的中国高铁装备制造业,一批诸如CRH系列的的中国高端动车组在生产制造等装备终端实现了国产化。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充当大国重器的中国高铁装备制造业,在中国企业跨海之旅实施“一带一路”大战略构想,开展国际化合作与竞争中扮演者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力的支撑了中国企业立足海外市场,掌握市场经济贸易合作话语权,为中国企业在海外扎根立足开启了良好的开端。 装备技术和资金是检验企业盘活市场的最关键因素,两者之间的关系堪称为鱼和熊掌的关系。而此次中企最具代表性的社会交通基础性投资建设当属中国企业计划投资HS2线路. HS2是英国在2012年1月10日批准的第二条高速铁路,设计时速为360公里。其中连接伦敦到伯明翰的第一阶段路线的建设将在2017年开始,预计2026年通车。第二阶段,将建成伯明翰通往曼彻斯特和利兹的高铁,计划2033年竣工。抢抓机遇的中企,就在南北车合并成为中车并停牌的5月,南车(中车)英国公司在伦敦成立。成立仪式非常低调,时任南车副总经理的王军对记者表示,英国公司的成立,就是为HS2项目做准备的。 合作共赢是当前中英关系,乃至世界各国之间经济贸易往来发展的主旋律。惟有带着合作的决心,秉持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深化共识,用拿得出,看得见,经得起考验的硬实力,验证中企的技术实力和新的发展模式,让蜜月期的中英关系为两国民生、民计、民情添柴加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