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叶传情不敌现代通讯 布依技艺面临失传

15.07.2014  16:48

               

 木叶传情歌为媒,古老的求偶方式不敌现代通讯技术

  吹木叶:布依技艺面临失传

伍瑞云和妻子一起用木叶吹奏情歌。

  “小妹孃!你要摇脚摆手走哪方?等哥同路去玩山!等哥同路去玩耍!”31年前,19岁的布依族小伙伍坤,和同村几个青年一起到另一个布依族村寨“赶表”(谈情说爱),途中他用木叶向一个心仪的18岁布依姑娘吹奏了这曲“赶表歌”。就这样,两人用“哩哩噜噜”的木叶声传情达意,开始相识、相知,最终结为了夫妻。

  伍坤说,在那个年代,大部分年轻人都用吹木叶来寻觅知音,如今,年轻人更倾向用现代化的通讯方式来谈恋爱。因而,吹木叶在今天渐渐失去了土壤,面临失传的局面。

  探访吹木叶的布依高手

  伍坤出生并生活在黄果树翁寨村,今年49岁的伍坤担任了村里的副主任一职。他说,虽然现在的布依村寨会吹木叶的人不多,但每个村还是有那么一到两个高手。

  怎样的才算高手?伍坤说,光吹响谁都会,但作为高手,不仅要吹得悦耳动听,还要熟悉掌握各种歌调。如追女孩子时吹情歌,干活时吹插秧歌、放牛歌、洗衣歌等,得要信手拈来,而翁寨村的伍瑞云就是如此。

  妻子刚从山上摘回一把香樟叶,49岁的伍瑞云仔细地挑选了一番。“太老的树叶太硬,容易折碎,太嫩的展不开,要不老不嫩,厚薄适中才好。”

  只见伍瑞云摘下一片叶子,横放在双唇之间,口唇轻轻含住树叶,再用双手手指扯住叶子的两端……他先是断断续续地试吹了几下,接着响亮、动听的声音“汩汩”流淌而出,一曲曲传统布依歌调萦绕不绝。

  一旁的伍坤看得“心痒”,无奈自己牙齿不好吹不了,但他依然很熟练地用布依语一同唱和起来,脚上还“啪啪”地打着节拍。

  木叶里藏着布依族的爱恋

  悠扬婉转的木叶声,让伍坤想起二三十年前,木叶曾是布依儿女重要的娱乐工具。无论下地干活、上山砍柴,抑或河边洗衣,无聊时随手摘一片木叶吹上一曲,成为劳动时解乏的最佳方式。除了解乏、解闷,布依族青年找媳妇,当年这木叶就是自由恋爱的重要工具。

  “如果你遇到一个心仪的姑娘,为了避免被拒绝的尴尬,你可以先用木叶吹一曲‘情歌’,如果她也有意,就会回吹一曲,之后两个人就可以开始慢慢交往。”伍坤说,当时自己也是通过同样的方式认识了现在的妻子。“那时无论男女老少,吹木叶成了布依百姓们必备的技能。”

  伍坤说不清这样的传统起源于哪年,又延续了多少年,只记得小时候他曾听老人们说起一个有关吹木叶的传说。

  很久以前,普通的布依族百姓需要给土司织布,而土司常常下很重的任务,百姓完不成就要受到处罚。一天,七仙女下凡游玩,得知了大家的遭遇,就用仙术让仓库里一夜之间全都装满了布匹。之后,七仙女看到布依村寨有山有水,十分留恋,便决意留下。后来,七仙女在人间看中一位放牛的牛郎,为了引起对方注意,便随手摘了一片木叶来吹奏……如此,布依百姓们开始学着用吹木叶的方式来表达爱意。

  年轻人基本不再吹木叶

  尽管吹木叶曾贯穿布依儿女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流传了祖祖辈辈,但在今天的布依村寨里却很少有人再吹。

  “担心失传!”伍坤说,除了45岁以上的人,年轻人基本都不会吹,他们常年在外打工,更乐于打电话、聊QQ。

  就连吹木叶的高手伍瑞云也感慨,现在已经没有原来那样的氛围,大家宁愿在家里看电视,而他也是二十多年没吹了。

  为了挽救这一传统技艺,伍坤想了一个办法,每年春节期间,他将打工归来的年轻人召集在一起,再请像伍瑞云一样的高手教大家学习吹木叶。

  这个办法已经在去年春节实施过,在伍坤看来,效果还算不错,“好几个年轻人学得挺好!”他决定,今后的每个春节都要组织这样的学习,争取让这个技艺继续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