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大赛为中国人搭建创想舞台

21.10.2015  09:17

    10月19日,参赛者在RoboCup类人组决赛现场操控机器人进行足球赛。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摄

    新华网贵州频道10月21日电(记者李黔渝)高楼着火,通过机器人进入楼道进行搜救;为减少医护人员和传染病患的接触,利用机器人取送药品、测量体温……这些机器人“雏形”正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诞生。日前在贵阳举行的2015中国机器人大赛总决赛上,来自全国300多所高校近400支团队的机器人参与了救援、医疗、水底探测、舞蹈、足球以及投篮等类别的角逐。

    作为国内目前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机器人竞赛,中国机器人大赛已举办16届,16年见证着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和产业人才培养的历史。

     参赛瘦十斤,收获多十倍

    在埃博拉疫情肆虐非洲大陆的时候,一些医疗组织利用机器人代替护士给病人送药,减少了医疗人员和病人的接触。此次大赛上,南京晓庄学院自动化专业的团队带来了类似的机器人。

    “它的原理就是通过传感器引导机器人去指定位置。在调试过程中,地毯的材质、机器人引导线的颜色、柱子的高低、运送的是液体还是药罐,遇到‘突发情况’怎么办,这些都是制作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南京晓庄学院大二学生尚天阳说,机器人的可靠性已在实践中得到证明。

    并非所有参赛团队的机器人发挥都如此稳定。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5名学生制作的机器车参与了“探险游”跨越障碍赛,在学校调试很稳定,可到了贵阳,由于海拔高度、光线、灰度和场地的差异,探险车的稳定运行成了“概率性”事件,让团队有些“手忙脚乱”。

    “来参赛一次就瘦十斤,但学到的东西多十倍。”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学生李田田说。把课本上的原理运用到实践中,一次次的软件编程调试和硬件结构改造锻炼了团队协作和动手能力。

    洛阳理工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学生周帅印说,“自己动手制作机器人的过程,能够让我了解到哪些程序编得不好,如何弥补数据空缺,哪些硬件需要改进,和预期效果差距在哪里,最终做出了越来越完美的机器人。

     参赛者是我国未来机器人的研发主力

    “机器人不是人,只是把机器造得像人一样灵巧。”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飞跃说,大赛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大家了解到底什么是机器人,让学生沉下心来钻研,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到自动化、智能化行业。

    我国已连续两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消费国,但王飞跃认为,“这种爆发式的增长量并不代表我国的机器人研发水平,相反,我国机器人研发的整体水平还比较落后。

    他认为,创新要依靠人才,我国仍非常缺乏综合性人才,因此,更需要培养一批沉下心做事的人,一开始就要有经营“百年老店”的打算。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宏鑫说,作为一项国家级赛事,中国机器人比赛吸引了全国高校学生参赛,促进了青年一代在技术上对机器人的认识,有效促进了机器人技术的发展。

     机器人大赛的未来方向

    业内专家认为,目前国内机器人大赛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动手的平台,还亟需从科普教育阶段进行推进,吸引企业参与,使机器人大赛成为真正体现我国机器人行业水平的赛事。

    吴宏鑫说,尽管中国机器人比赛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参赛作品的整体可靠性仍不足,技术含量上普遍缺乏领先性,很难推进产业化。他认为,未来我国机器人赛事将向引领型比赛拓展,鼓励原创性新概念比赛,为工业、国防、家用和专业领域提供应用性服务以及鼓励技术攻关。

    山东大学工程训练中心老师刘甜甜认为,期待更多机器人制造企业参与赛事,让赛事成为将科技转换为经济效益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