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的驻村工作队——— 贵州省人大机关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帮扶纪实

08.01.2015  02:00

核心提示

        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是贵州创新扶贫方式,整合各方力量加快扶贫攻坚进程采取的一项有力举措,2014年,省、市、县、乡四级共选派55864人,按5人一组组建成11590个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到贫困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在贫困山区、田间地头到处可见驻村工作队队员的身影。选派人数、组建驻村工作组数分别比2013年翻了一番,实现了全省88个县市区全覆盖,让所有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组,工作组的工作人员与村民一道一起找出路、谋发展,为山区群众送去致富信息,助推全省精准扶贫工作快速推进。

        “感谢省人大驻村工作队,他们白天晚上开会,教我们养殖绿壳蛋鸡,为我们做了好多好多事情……”2014年11月5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龙超云到兴仁县回龙镇坪寨村调研时,村民张秀清拉着她的手不停地介绍。

        2014年以来,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包御琨为队长、5名干部组建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帮扶兴仁县百德镇、回龙镇5个村,兴仁县及两个乡(镇)有了新变化,得到当地老百姓的称赞。

摸穷底:倾听群众声音

        从1995年开始,省人大机关定点帮扶兴仁县已经整整20年。20年来,省人大机关怀着对兴仁县老百姓的深厚感情,着力改变当地贫困的面貌。“扶贫不能一年推一年,必须有一个能让困难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能受益的实实在在行动。”年初,龙超云深入兴仁县调研,与驻村工作队和当地群众探讨20年来扶贫工作的得与失。

        扶贫先扶谁?怎么扶?扶贫资源是有限的、分散的、缺乏持续性的,靠“救济式”扶贫,“乱撒胡椒面”,就会出现“年年扶贫年年贫,代代扶贫代代穷”的现象。

        贵州是扶贫开发工作最重的省份之一,面对贫困之重、扶贫之艰,兴仁县如何在扶贫攻坚,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上实现新突破?必须实现深度扶贫、精准扶贫、产业扶贫、造血扶贫。驻村工作队与当地政府形成了共识。

        “摸清穷底是精准扶贫工作的基础”。驻村伊始,工作队与镇、村干部蹲下身子进村入户调查摸底,深入田间地头、走村串户,调查摸底百德镇、回龙镇22个村(居)的实际情况,通过召开村“两委”班子会、村党员大会、群众大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广大干部群众意见,总结20年来的扶贫工作,收集“帮扶情况调查问卷”、“贵州省‘精准扶贫’到户调查登记卡”,实事求是摸清贫困户的数量和贫困度,找准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症结,了解干部、群众最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动真情:帮穷户、挖穷根

        “基层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实在是艰难!”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驻村工作队队长包御琨在驻村调研后感慨。

        “贵州扶贫任务重、扶贫时间紧、扶贫难度大、扶贫成本高。要完成中央交给我们的任务,实现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我们必须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努力。”这是龙超云在与当地贫困群众进行深入交流后的认识。

        怀着强烈的民生情怀,2014年4月中旬省人大机关全面启动了包村联户“一帮一”结对帮扶活动,26个党支部分别确定百德镇9个村作为帮促联系点,200多名机关干部职工应声而动。龙超云率先分别与5户特困户结成帮扶“对子”,省人大机关厅级、处级、科级党员干部职工分别与1-2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

        “家里面有几口人?有几亩地?最近有哪些困难?能不能发展养殖点绿壳蛋鸡?”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刘一民走进百德镇小川村两户贫困户曹荣贵和吴显祥家中边看边问。

        “我帮扶联系小川村,我和大家就是一家人了。你们有什么困难,随时可以打电话给我,或者告诉驻村工作队。”刘一民说。

        在省人大机关领导班子的带动下,驻村工作队和机关干部职工深入田间地头和贫困户家中,一对一地了解结对家庭的实际情况,与困难户面对面沟通思想,交流感情,真正了解群众所急、所盼、所想的难点、热点问题,根据困难群众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一户一策,帮思想、帮技术、帮财物、帮服务、帮项目、帮致富,形成了一股股爱心帮扶的涓涓细流。

        “我们有了发展资金”、“我们有了发展项目”,走进得到帮扶的困难群众家中,提起家庭变化,他们乐得合不拢嘴。通过结对帮扶,“穷亲”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帮扶干部惦念着困难群众,经常打电话联系,请驻村工作队员传递消息,联系项目;困难群众遇到烦心事,就向干部“亲戚”和驻村工作队员诉诉苦。省人大机关干部包村联户“一帮一”结对帮扶,也给干部提供了锻炼的基地和联系群众的舞台。通过一个阶段的帮扶,共帮助贫困群众解决问题1200多个,为群众办实事好事2000多件。

出真招:根治贫困“顽疾

        兴仁县作为全省50个贫困县之一,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2014年5月30日,龙超云、傅传耀两位副主任在贵阳召开了“省人大机关帮扶兴仁县工作协调会”,帮助兴仁县与省发改委、省扶贫办、省财政厅等14家省直单位进行项目对接,涉及帮扶项目和问题62个,涵盖扶贫、民政、交通、农业、水利、城建、教育、体育、旅游等各个领域,合计资金38亿元。

        “省人大常委会领导亲自安排、协调对兴仁县的项目帮扶工作,让我们基层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领导的亲民、务实的工作作风,我们对兴仁的明天充满信心!”会后,黔西南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兴仁县委书记郭玉海掩饰不住激动的心情。

        扶贫工作绝不能唱“独角戏”。在全省同步奔小康的进程中,省人大在对兴仁县的帮扶中更注重完善“省人大主导、政府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扶贫工作机制,协调省政府有关部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发挥驻村工作队上下沟通的桥梁纽带作用,形成合力。

        扶贫就需要出真招、办实事。对此,驻村工作队深入基层乡村一线摸实情,上到省直各厅(局)、县直各部门联系对接项目,形成上下贯通、环环相扣的良好格局。

        2014年省人大对兴仁县帮扶工作是历年来帮扶力度最大,成效最显著的一次,即“打响雷,又下大雨”。在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产业、智力扶贫、公共服务、社会帮扶上实现“五大”突破,落实项目资金达42个亿。

兴产业:激发致富“新能量

        “扶贫不仅需要真扶贫、扶真贫,实现精准扶贫,更需要结合农村实际情况,选准好产业,实现深度扶贫、产业扶贫、造血扶贫,让广大贫困户都受益,共同脱贫致富奔小康。”驻村工作队通过多次到外县考察,最终找到了投入少、易掌握、见效快绿壳蛋鸡养殖项目。

        “扶贫开发就得让贫困群众换‘穷’业、兴‘富’业。”包御琨说,以前在产业扶贫中会遇到两大难题:一是半数扶贫资金要落实到人头,容易导致资金分散零星开发;二是一个村的产业发展仅扶贫困户是不够的,不扶一般户,群众不答应,不鼓励精英户(大户),就会缺少领头羊,必须统筹兼顾。

        为解决这些难题,驻村工作队按照“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精英户,贫困户、精英户都跟着产业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产业扶贫思路,开展了一系列探索。采取富带穷、强带弱的抱团发展,探索建立“工作队+党支部+精英会+贫代会+合作社+龙头企业”精准扶贫“兴仁模式”。按照“五有一能”(即,有爱心、有情义、有才智、有实力、有诚信,能带领大家致富)标准,通过“两推一述”(村支两委推荐选出精英户候选人,“贫代会”通过差额推选出精英户正式人选,精英户在“贫代会”上作致富陈述)原则推选出精英户组成“精英会”,让群众选出自己相信的带头人。并按“1拖20”(即,1户精英户带动20户贫困户)的标准,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激发内生动力,通过发展绿壳蛋鸡这个产业把千家万户联系起来,切实帮助贫困农村弱势群体找到致富发展的路子。

        怎样才能做到真扶贫、扶真贫?驻村工作队认为在扶贫态度上必须“学雷锋”,但扶贫方式上要摒弃过去政府是扶贫“救世主”的认识,而要在遵循市场规律、增强农民自我造血能力的基础上发展产业。因此,“兴仁模式”用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养殖,按照“五个统一”(统一品种、统一价格、统一防疫、统一饲养、统一销售)管理,实现规范化养殖;规模化种养,在两个乡(镇)组建了22个“贫代会”,发展800多户养殖绿壳蛋鸡。定期召开“贫代会”会议,了解群众发展产业愿望,查找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方法措施,督促企业提供生产技术、产品销售等生产经营和信息服务。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省人大在兴仁县创新绿壳蛋鸡精准扶贫新模式,这个支点,让有限的扶贫资金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兴仁县扶贫办主任黄琼珠认为,绿壳蛋鸡产业发展在兴仁落了地、生了根。

        驻村工作队帮助引进外地龙头企业落户兴仁县,成立农业开发公司,已研发出绿壳蛋鸡面系列、烤鸡系列、绿壳蛋鸡蛋糕等产品,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基本实现供苗、饲养、收购、加工一条龙服务,有效降低农户风险,真正让群众收益最大化。村民不再一味“埋头种地”,还学会“抬头看天”找市场了。

        截止2014年11月底,两个乡(镇)已发放小鸡22万羽,惠及3000多户贫困户,形成当地群众“家家养鸡,人人致富”良好局面。据测算,每只蛋鸡1年可产蛋150枚左右,按每户养殖100只鸡计算,即可收益22500元,扣除成本,每户贫困户至少获利15000元。

        在扶贫的道路上,省人大大胆探索创新,采取深度扶贫、精准扶贫、产业扶贫、造血扶贫,探索解决“扶谁的贫”、“如何扶贫”以及“用什么扶贫”一系列问题,着力培育贫困户的内生发展动力,精准扶贫“兴仁模式”也从黔西南一隅向全省延伸舒展。

重承诺:一支“不走”的驻村工作队

        “兴仁县不脱贫,省人大不脱钩。”这不仅是一句承诺,更是所有省人大机关干部心中的坚定信念。20年来,省人大机关派出的驻村工作队一年接着一年干,他们走遍了兴仁县的山山水水,从最先帮扶的巴铃镇、田湾乡、新马场乡、民建乡……,到最近两年帮扶的百德镇、回龙镇,都留下了工作队员的足迹和身影,凝聚着省人大对加快发展兴仁县的信心和深情厚意。

        “省人大驻村工作队的同志们真不容易,撇家舍业来到咱这里,这么辛苦,好几次我想请他们吃顿饭都不让,这省里来的干部就是不一样!”工作队员实干得到了当地村民们的肯定。

        在帮扶工作中,驻村工作队员践行当初的承诺,千方百计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找项目、引技术、引资金、抓培训、成立养殖合作社,因地制宜确定帮扶方式,将帮扶方式由“输血”向“造血”转变,让群众通过自己的双手改变自己的命运。

        “一开始,说在村里待一年,心里还有些怵,但是这一晃眼,10个多月就这么过去了,今年2月份就要走了,还真是舍不得。”驻村工作队员纷纷表示。“这段时间过得特别充实,也让我们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就是总觉得为县里面和村里面的实事还没做够。我们都热爱这块热土,不管以后在任何岗位工作,我们一定会继续关注兴仁县的发展……”10个多月的朝夕相处,工作队员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这是一支“不走”的驻村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