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镇村民宋兆忠:倾尽家产矢志不渝“绿”乡村

17.02.2015  15:08

    “要想空气好,就得多种树。保护树林,就是保护我们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1月30日,在大堡村的荒山上,虽然山顶的树上已经结了薄薄的一层冰,但在宋兆忠的带领下,一群工人正在热火朝天地栽种树苗。

    宋兆忠是东风镇大堡村村民,一个与大山打了近20年交道的人。说起自己与树的故事,宋兆忠说,他5岁那年就跟随父亲上山种树,起早贪黑,种植杨梅树、桃树、杉树等10余个品种。每逢秋季来临,新鲜水果的甘甜总能给一家人的辛勤劳动带来慰藉。

    经过十多年的辛勤劳动,宋兆忠一家承包的2000亩荒山郁郁葱葱。然而,长期种树,宋家所有的积蓄基本花光,连家里唯一值钱的老房子也以3000元的价格出售,用来筹资购买树苗。

    然而,2010年,一村民上坟时导致山上发生火灾,宋家1500多亩的树木遭了殃。“当时觉得一家人的心血没了。”宋兆忠说,当时看到父亲跪在地上哭,眼睛都肿了。从此,宋兆忠决心当村里的护林员,上山巡逻,避免再发生重大火灾事故。自那以后,一旦有森林火灾隐患发生,宋兆忠都冲锋在前,不顾个人安危;每次清明上坟,他都守在山上,等灭了最后一颗火星才下山,“我现在只要听到哪里着火了,我骑着摩托车带着工具就去了。

    经历了2010年那场火灾之后,如何让大火烧过的山再次葱郁起来,成为宋兆忠一家人最大的心愿。“前几年家里没钱,现在手头有点闲钱后,我就跟家里人商量着自费购买树苗,上山植树。”宋兆忠说,大堡村的林带属于二环林带,山上有树才能叫林带。

    他家承包的荒山隶属于洛湾村、新村、大堡村三个村。多头管理的荒山让宋兆忠有点“难以下手”。为了让植树造林的想法在三个村都通过,他翻阅相关法律文件和政策法规,带着文件去给村里做工作。历时一个月,植树造林的想法终于在三个村顺利通过了。

    去年12月中旬,宋兆忠带着苗木款前往织金,购买了22万株杉树苗和柏树苗。为把好造林质量关,他为每座山挑选优质杉树苗,给杉树苗打好浆并运至造林山场栽种。“很少见哪个村民植树这么有干劲。”帮忙种树的村民张玲说,22万株树苗大概今年2月初就能完成,预计覆盖1578亩山地。“有了这‘绿色长城’,以后贵阳的空气就更好了。”宋兆忠说。  本报通讯员 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