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昌慧致富记

12.06.2016  14:44
1万元爱心互助金帮她解决燃眉之急,办起果园农家乐,成为当地致富“领头雁”

■   黔红

贵州省长顺县代化镇朱场村一座高山上,住着一户小康之家。这里果树成荫,鸡鸭成群,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这户人家的女主人名叫杨昌慧,今年43岁,是中国红十字会博爱家园“爱心互助金”受益农户,也是当地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在种养殖业上,她逐渐摸索出了一条“以种植带养殖,以养殖促种植”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惠及周围众多乡亲。

雪中送炭,1万元弥补资金缺口

“杨昌慧从一位普通农家女,到当地种养能手,靠的是一股子韧劲。”当地村民评价说。

当初,正是看中了杨昌慧的韧劲和强烈的致富意愿,县红十字会把她确定为爱心互助金的帮扶户,期待她能够发挥带头作用,成为全村致富的领头雁。

杨昌慧原本是做农村照相生意,但由于照相机的普及,生意越来越冷清,直至停业。闲下来的杨昌慧,看中了贵州有山有水有土特产的优势,决定承包土地发展精品水果种植,改变本村布依族群众传统种植观念,向现代化农业种养殖转型。

在镇政府协调下,她以每亩80元地租的价格,在村头高山上承包了100亩耕地,种植优质桃、李、梨、橙、柑橘等果树。

买完树苗后,杨昌慧当年做生意攒下来的家底已所剩无几。为了节约成本,节约时间,她动员丈夫在山上搭建了一个临时的家,每天起早贪黑在山上劳作。从松土、种苗、施肥到剪枝、压条,夫妻俩都自己动手。

虽然辛劳,但100亩果树的管理,还是让果园的投资缺口越来越大。积蓄已经花光了,杨昌慧心里特别着急。“上哪去找钱来管护这片果园?”果树种下一年,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杨昌慧。

2011年,中国红十字会博爱家园爱心互助金项目落户朱场村,让杨昌慧看到了解决投资缺口的希望。她自愿申请成为村红十字会第一批会员,并申请借款1万元,发展“以短养长”短期见效益的养殖项目,以此赢利来维护果园。

杨昌慧用借到的1万元在果林里养起鸡、猪,同时在林下种植红薯、杂交玉米作为饲料。如今,她建起了200亩的果树场,种植有桃、李、梨、橙、柑橘等四季水果,喂养母猪12头、育肥猪100余头、养鸡3000只、养鹅1000只,种植红薯、蔬菜各5亩,玉米20亩,家庭年纯收入达20万元左右。

兴办农家乐,贫困户有了新工作

1万元的爱心互助金,通过“以短养长”的方式,激活了杨昌慧的果园并取得一定收益。但对于杨昌慧来说,这还不是她的最终目标。

2015年,果园生意有了一定起色后,杨昌慧又有了办“农家客栈”的想法。她与县红十字会取得联系,县红十字会协调县旅游局来朱场村参观指导。

在县红十字会、县旅游局的指导支持下,杨昌慧在代化镇龙井水库旁建成了一座占地面积500平方米,集农家体验、文化探索为一体的农家客栈,可供游客休闲度假、果园采摘,品尝布依族糯米饭、腊肉等特色农家菜,吸引了许多游客慕名而来。

杨昌慧富了,但没有忘记村里依然贫穷的乡亲。她聘请本村陈定兴、梁明顺、梁小班、黄普清等5名贫困户担任厨师、车辆停放引导、客服等职务,每人月工资在2000元左右。

通过就近务工,贫困户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也学到了餐饮管理、旅游服务等相关知识,增强了创业脱贫的信心和决心。

农家乐走上正轨,杨昌慧又出资支持村里完成了王武组1公里串户路的硬化绿化,实现组内户户通水泥路。

倾囊相授,68户农户种百亩果园

“杨昌慧赚钱了!”杨昌慧通过爱心互助金发展种养殖业致富的消息,在十里八乡广为流传,上门取经的人踏破了她家的门槛。

对此,杨昌慧毫不保留,将多年来自己探索的致富秘诀、精品水果种植技术倾囊相授,还亲自上门为求助者解决喂养上的难题,带动贫困农户发展养殖,并形成了以自己的种养殖基地为示范点、周边农户为网络的种养殖小区。

在她的精心指导、鼓励和帮助下,该村梁万周、石祖堂、陈家元、梁朝荣、杨昌林等15户贫困户先后承包了面积不等的荒山,种上不同品种的果树。

有了杨昌慧做榜样,该村一同发展种养殖产业的70余名农户陆续加入红十字会,其中在杨昌慧带动发展起来的68户农户,已种植果树300余亩,水果种植一项年纯收入达30余万元。

杨昌慧表示,2017年龙井水库建成后,还将带领20户贫困户以土地变股权、扶持资金变股金,租一片水域建一个大型生态养鱼场,增加大家的经济收入,并为村里的红十字爱心互助金捐出更多爱心款,使其滚动起来,为村民带来更多脱贫致富的“金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