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树变成“摇钱树” ——务川自治县产业扶贫惠及上万农户

09.11.2015  18:36


     
     

构树扶贫工程是2015年我国十项扶贫工程之一,日前全国首届构树扶贫工程推进会在务川自治县召开,由国务院扶贫办牵头,重点在全国贫困地区实施杂交构树“林——料——畜”一体化畜牧产业扶贫。

近日,记者在务川自治县丰乐、镇南、柏村三个乡镇采访时看到,公路两旁长满了青翠欲滴的杂交构树。“这些构树是今年6月种植的,你看,有3米多高。”正在丰乐镇干溪沟构树基地采收构树的村民李林鹏说。李林鹏种了20亩构树,今年第一次收了80吨,扣除种苗钱后,还收入4.8万元。

近年来,务川自治县把构树作为肉羊饲料原料在全县推广,计划到2017年,全县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受惠农户达1万户。今年,在丰乐、镇南、柏村三个乡镇试种了5000亩,受惠农户有500多户,户均增收1.5万元,大大提高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

过去,人们只知道构树可作为造纸原料和养猪的饲料,把构树作为肉羊的饲料原料进行大规模种植,增加农民收入是务川首创。

务川是草地生态畜牧业大县,一直把种草养畜作为全县的支柱产业来抓。并在2015年初提出:到2017年,实现肉羊存栏100万只。有限的土地种草,已经不能满足羊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在充分调研、考察、认证后,务川从浙江金华引进了浙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杂交构树具有生长速度快、根系发达、耐贫瘠、耐干旱、高耐肥性等特点,全株经科学发酵加工处理后,可以替代全价饲料比例高达30%,用杂交构树作为原料配合的饲料每吨可节约成本180元,提高养殖效益20%以上。

为了最大限度让利于民,该县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工作措施,采取以“公司+农户”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组织实施,并从2015年起,每年将整合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退牧还草、产业化扶贫等项目资金2000万元以上,融资信贷资金5000万元以上投资构树扶贫工程,财政统筹1000万元用于构树项目编制、技术培训、贷款贴息和工作奖励。

在条件较好的生产区域组,务川还组建了构树合作社,公司与合作社签订产供销协议,农户(贫困户)以土地、劳力参社入股成为社员,合作社运作实行“政策共享、风险共担、按股分红”,最大限度地盘活农村生产要素,刺激农户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实施构树扶贫工程的组织化程度。

务川农牧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构树种植主要投入为种苗成本,每亩种苗成本3000元,在有机肥利用充分的条件下,每年亩产构树干物质2.5—3吨,亩产值在6000元以上。农户一次种植,可连续采15至20年,且当年即可收回成本80%,经济效益十分明显。